第一百九十九章夏主任才是人间清醒(1 / 2)
9月27日,晚上6点多。
魔都火车站外的广场上,路过的行人不断看向复辰大学交流团的队伍。
这么多靓男俊女的组合,想不吸引路人的目光都难。
周亚东踱步到夏安融身边,不着痕迹地撩拨道:“这个苏启哲也真是的,让咱们这么多人等他一个人,也不知道早点来。”
夏安融带领着8个学生,都是从学校汇合后出发。
约定的汇合时间是6点半,他们属于来早了。
只有欧阳倩和苏启哲不住在学校,单独过来汇合的。
现在欧阳倩也到了,就剩下苏启哲一个人还没到了。
就这点小事,周亚东都能找到机会煽风点火,属实有点心胸狭隘。
欧阳倩看出了周亚东的小心思,有点看不惯他这么说自己的学生:“咱们约好的是6点半在汇合,现在距离6点半还有5分钟呢,急什么。”
欧阳倩都能看出周亚东的小心思,夏安融这种老江湖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夏安融吩咐道:“亚东,你去问一下车站的工作人员,咱们乘坐的K1456次列车有没有晚点。”
“好嘞,夏主任!”周亚东立刻往车站跑去。
等周亚东走开,欧阳倩点评道:“人倒是长得仪表堂堂,学习和能力也不差,就是心胸小了点。”
夏安融自然知道欧阳倩说的是谁,不以为意道:“说白了,他们都是一群还没成熟的青年,容易被情感左右行为,谁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要说气量这东西,夏安融也不觉得苏启哲好到哪里去。
欧阳倩如此维护苏启哲,也不过是还没认清这个学生的本质而已。
国家号召“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学生,可哪个学校不是把“智”放在最前面。
不是学校不想育德,而是不现实。
古时候,一个老师穷其一生,收徒最多就收十几个。
少的,也就收一两个徒弟。
而且,都是从小就开始收徒。
你道为什么?
那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根本教不过来。
人家可不是只教徒弟技能,还要教徒弟“德行”。
最起码要让徒弟尊师重道,不能做出伤天害理、辱没师门的事情。
你看武侠小说里面,如果徒弟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师父还要负责清理门户呢!
所以古代收徒,大多是在徒弟品性可塑性最强的小时候收,就是这么个理。
你别拿孔夫子跟一般人比,人家是圣人,一般人能比吗?
再说了,孔夫子3000门徒,也不过72位核心弟子而已。
你再看现代的教育,换老师的频率跟走马灯一样。
任教期间对你负责就不错了,你能指望这些老师把学生当成亲儿子一样培养一生?
就算老师负责,学生能听得进去吗?
总归一句话,夏安融对教学目标很明确: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搞好,他们在校期间不惹事就行了。
所以,夏安融看待周亚东和苏启哲的态度是一样的。
谁能给学校争脸,他就偏袒谁。
谈话间,苏启哲终于到了。
“6点28,还好没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