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达能集团(2 / 2)
只不过,达能集团搞的是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这种线下人工冲泡的饮料跟集团业务模式不匹配。
直到今年,先是今日集团这个竞争对手推出了新的奶制品——青柠奶茶。
下半年,又轮到鸿运饮料在瓶装奶茶市场碾压今日集团。
现在,统一又仿制出了同类瓶装奶茶饮料——摩卡奶茶。
蔡钰铭让手下评估了一下奶茶这种饮品的市场潜力,发现还是蛮有搞头的。
这不,蔡钰铭直接找到了鸿运饮料头上。
蔡钰铭很清楚,达能集团拥有鸿运饮料无法拒绝的优势。
无论是品牌效应、渠道优势,还是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这一点,苏启哲同样很清楚,这也是他愿意跟蔡钰铭谈的原因。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自己对公司百分百控股不好吗?
为什么要在企业资金不是很窘迫的时候,引入外部的投资人呢?
你是可以慢慢发展,死守着公司的股份,但市场是讯息万变的。
别人看到你卖奶茶挣钱了,进入奶茶这个领域的竞争者只会越来越多。
往后的竞争,也会更加的激烈。
如果苏启哲一开始就拥有足够的资金,鸿运饮料一下子就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局面,也不用防完今日集团又要防统一。
再者说,如果公司的资金再富裕些,苏启哲直接斥资几千万将春晚的广告位大部分包下,而不是只能买两个广告位。
有时候让利一部分好处出来跟强大的人强强联合,也不失为一条快速发展的路子。
况且在苏启哲心中,鸿运饮料不可能只卖奶茶。
那样业务太单一了,不利于防范经营性风险。
未来,鸿运饮料肯定还要进入瓶装水、果汁饮料、奶制品的市场。
选择与达能集团合作,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了,苏启哲肯定要保证自己对鸿运饮料的绝对控股权。
他让出的股份,肯定不会超过百分之25。
苏启哲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蔡总,你要是说全资收购我们鸿运饮料,那就麻烦你免开尊口。如果是战略性投资合作,我觉得双方还是有合作的基础。”
蔡钰铭满意道:“好,我就喜欢苏老板你这爽快的态度。你看要不这样,改天咱们再约个时间细聊这事?”
苏启哲伸手道:“行,期待与贵公司的合作,回头我让鹤延跟蔡总你对接。”
怕对方误会,苏启哲又补充了一句:“我日常都在学校里上课,沟通上可能不是很及时,还望蔡总海涵。”
蔡钰铭道:“苏老板要是不提起,我都快忘了你还是个在校学生,跟你这么一比,我们这些同行年轻时候真的是在虚度光阴了。”
苏启哲谦虚了几句。
等蔡钰铭离开,苏启哲朝张鹤延交代道:“回头达能集团要是联系你,你态度上可以热情些,但流程上想办法磨时间,最好拖到过完年后再谈。”
张鹤延立刻明白了苏启哲的意图。
公司在春晚广告位上投了这么多钱,就等着过完年后销售集中爆发。
况且,鸿运饮料生产的冲泡型伯爵奶茶刚上市,都还没看到销售潜力呢!
现在谈投资对鸿运饮料来说,估值肯定不会太高。
等过完年后再谈,鸿运饮料的估值翻倍是没问题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