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363章 远方的礼物

第363章 远方的礼物(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梧桐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郑城东郊的土渣路早已铺上了石板。

原先叮当作响的马车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车流——

六神牌的钢圈在阳光下闪着光,铃铛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晌午,三辆自行车拐过新安镇邮电局新砌的转角。

为首的骑手捏闸停下,布鞋尖一点地,青石上扬起一缕薄尘。

身后两辆车刹得急,轮胎划过石面,险些撞上。

\"徐书记,您这车技见长啊。\"其中一个年长的随员掏出怀表看了看,\"比上次快了半刻钟。\"

那唤作徐书记的年轻男子笑了笑,“天天骑,可不得比之前快嘛……”

此人正是协约党鲁豫根据地的总负责人,徐铁柱,经过一年的潜心经营和包国维明里暗里的支持,

鲁豫根据地已经成了协约党在前线中成绩最突出的根据地之一,

而工农出身、有中央特科工作背景、经历过同盟党清算的徐铁柱也开始进入到了协约党高层的视线中。

徐铁柱话音未落,一辆黑色轿车突然从岔路冲出。

轮胎碾过未干的路面,溅起的些许泥点子落在三人裤腿上。

那随员\"啧\"了一声,掏出手帕去擦后座的文件包。

\"瞧这横冲直撞的劲儿,\"他望着远去的车尾灯嘟囔,\"有点钱不知道怎么得瑟好了,这车子倒开出战车的架势了。\"

那年轻些的随员眯着眼认了认车牌,撇了撇嘴:“准是祥记商行那帮人。仗着后台硬,前两天还听说在北区工地那边闹了事儿。”

他说着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语气高了些:“要是咱这次开的是徐书记的那辆配车出来,

光那车牌就够他们憋半宿气!”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一块干净手帕,小心地递上去,“书记,给您擦擦。”

徐铁柱没接那手帕,拍了拍身上的灰,望着那辆扬着尘土远去的轿车,眼神没什么波澜。

“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让人看见他有什么。”。

小张一愣,刚要开口。

徐铁柱却接着说:“真有本事的,哪用辆车来撑面子?”

他声音不大,语调甚至有些轻,可话落下时却像钉子砸进青石板。

“这些年我看得多了——路子走得响、排场撑得起,风一换,全塌。”

他回头看了小张一眼,目光锋利得像刚削过的刀背,却没带火气。

“你啊,少琢磨那些摆给人看的虚壳。咱们脚下的不是车,是路。”

此时,后头那位年长随员嘿地笑了声:“书记这话说得,比广播站那稿子带劲多了!”

三辆自行车再次提速,拐进了城东新区的林荫道。

远处机械厂的烟囱隐约可见,路旁电线杆上也贴着\"实业救国\"的标语。

不多时,自行车轮胎便在一处青石板上擦出两道浅痕。

在此处路口,静立一座黛瓦灰墙的庙宇式建筑,形制端正,气势沉凝。

门前石阶七级,青石铺就,两侧分列着对称的柏木与灯柱,

一双汉白玉石狮镇守门前,神情肃然,毛发间落着微尘。

门楣之上,一块乌木匾额静静悬挂,七字金书深嵌其上——“中原救国英烈祠”。

笔力沉稳遒劲,字迹苍劲如铁。

徐铁柱及其身后的随员皆是神情肃穆,他们整理了下中山装的领口,拾级而上。

这座去年刚落成的祠堂占据着郑商公路最金贵的地段。

方圆两里外,各式商贸公司的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唯有这片飞檐琉璃瓦的建筑周边保持着肃穆的寂静。

进入祠内,穿堂风卷着线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正厅里密密麻麻的牌位在烛光中泛着暗红光泽,最前排的灵位前竟摆着几束新鲜的祭奠菊花。

烫金小楷不分阵营地排列在樟木灵牌上。

徐铁柱接过身后随员递过来的祭奠菊花,轻轻地放在供奉台前,随后默哀。

祠堂上密密麻麻陈列的牌位不仅有同盟军,还有协约党的武装部队,

这在当下,尤其是在日渐大盛的防协口号下,是极少数的存在。

“同盟革命军原鲁南决死第一纵队 ?少校第三营营长?向生武 烈士”、

“同盟革命军原模范第一师 第一团?上士第一连班长?袁世麟 烈士”、

\"同盟革命军新编十一军 第五一六团?上尉第九连连长?崔奇 烈士\"、

“协约党大别山抗日民兵第三大队 队长 李长根 烈士”、

\"协约党豫东独立交通支队 交通员 陈淑娟 烈士\"、

\"协约党豫省青年救亡会 商都支部 干事 李默川 烈士\"

......

祠堂内缭绕的香火忽然被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搅动。

小张回首望去,几名身着笔挺军装的年轻军官正迈过门槛。

十一军的军官向来年轻,但这几人身上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

他们的军靴踏在青砖地上,发出闷沉的声响。

随员小张应声回头看去,只见为首之人身形高挑挺拔。

他身后跟着三名同样年轻的校官,其中一人身材颇为高壮,惹人注目,

四人步伐出奇地一致,连腿部摆动的幅度都十分相似。

直到几人走近,小张才看清为首那人的容貌,棱角分明,鹰目剑眉,眼神深邃且锐利。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他领口的军衔。

金光闪闪的底子上,两颗发亮的三角标格外刺眼,赫然是——陆军中将!

这让小张猛然间呼吸急促,在他刚调来豫东时,看过豫东地区的形势材料,

掌控豫东地区的同盟十一军中,中央所颁发承认的将官军衔名额仅有三人,

分别是十一军二十二师、二十三师两个主力师的师长少将衔, 以及十一军军长、第三绥署长官——

包国维的中将衔。

“徐……徐书记!”

小张一时有些结巴,眼前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却是掌控着豫东军政大权的传奇人物。

他几乎没法想象,这样的气度能出现在与自己同龄的年轻人身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