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376章 灾民安置

第376章 灾民安置(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工分怎么来呢?绥署每日会来车子招人干活,拿活换工分!

另外营区内所有15到50岁的男人,每天早上卯时在营区门口集合,等着车子来接,修筑新营。

管饭,另计工分,不来的,全家逐出豫东!”

此时,又有两名军士快步跑来,其中一人在那办事员耳朵边上说着什么,

只见那个办事员点点头,而后又对着众人大喊,“有人会砌墙吗?砖瓦匠的活儿也行,管饭,还有肉!”

王老栓的耳朵动了动。

他先是想起自己上一次吃肉是什么时候,又想起了老家的土坯房,想起自己垒的炕灶冬天有多暖和。

枯黄的手臂高高举起,他要给他的家人搞点肉。

……

正午的日头毒辣,郑城的石板路蒸腾着热气,街边的槐树蔫头耷脑,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

金志南拎着一大袋粗面,脚步匆匆地穿过新平街。

街面上比往日冷清了些,但各家铺子依旧开着——

\"陈记杂货\"的伙计正踮着脚往货架上摆新到的肥皂,\"刘家酒坊\"的布幌子在风里懒洋洋地晃着,

只是门口少了往日排队打酒的长龙。

郑城富庶,家家户户都有存粮。

绥署的征粮队只盯着粮商和地主的仓库,对平民倒是没有任何动作,

只不过时常会有学校里的学生和青年军出来组织捐款,

号召大家将多余的粮食捐出来给绥署赈济灾民。

因此城内的日子照旧,只是街面上少了些闲逛的人,多了几分谨慎的安静。

金志南拐进一条窄巷,推开自家院门。

他的军饷和升职后的津贴一直攒着,若不是这次军官购粮限了额度,他恨不得把所有的钱都换成粮食。

——挨饿的滋味,他比谁都清楚。

粗布粮袋沉甸甸地压在手里,面粉的香气透过布袋缝隙钻出来。

这是十一军最后一次允许军官内部购粮,从明天起,所有军需统一调配,任何军官不得私自经手粮食。

金志南掀开地窖的木板,一股干燥的谷物气息扑面而来。

地窖里别有洞天——沿墙堆着鼓鼓囊囊的麻袋,

里面装满了小麦、玉米和晒干的豆子,角落里还摞着几坛腌菜和许多晾晒风干的咸肉。

流民出身的金志南骨子里刻着饥荒的记忆,即便如今当了军官,粮仓不满,他心里总不踏实。

他蹲下身,将刚买的粗面塞进粮堆里,手指在麻袋间摩挲了几下,像是在确认它们的存在。

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架子上扯下一个空布袋,转身走向最里面的粮垛。

他动作很快,小麦哗啦啦地灌进袋子里,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大袋。

他拖着沉甸甸的粮袋爬出地窖,仔细锁好木板,又用杂物遮掩了一番,

这才扛起粮食,大步朝着巷子另一头走去。

三姐坐在屋里,望着墙角堆着的几袋粮食,眉头微蹙。

这些是她早在绥署发布紧急状态前抢购的,算下来省着吃也能撑两三个月。

可谁也不知道这场旱灾要持续多久,外头的粮食已经禁售了,

再往后就是政府配给,谁也不知道配给是多少……

正想着,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她拉开门,阳光斜斜地照进来,金志南高大的身影立在门外,

军装袖口卷到手肘,额头上还带着汗珠。

“小南?”她刚要让他进屋,却见他摇了摇头,侧身将肩上沉甸甸的粮袋卸下,咚的一声放在她门边。

“三姐,”他喘了口气,咧嘴笑了笑,“这些你先吃着,现在紧急状态估计要持续挺久了。”

三姐怔了怔,低头看着那袋粮食,又抬头看向他。

金志南的眼睛还是和当年流浪时一样,黑沉沉的,像是能吞下所有苦,却不肯让别人饿着。

她张了张嘴,万般感谢最终只是轻声道:“……进来喝口水吧。”

金志南摇摇头,用袖子抹了把汗:“团里还有事,我得赶回去。”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粮食藏好,别让人知道。”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开,背影在巷子尽头一晃,便消失在了炽烈的阳光里。

三姐站在门口,手指攥紧了门框。

不知怎得,她忽然脑海里又想起了当初她在汽轮上看着转身朝着南都城而去的那个身影,

那个瘦瘦的身影如今已经成为了可以让她心中安稳的大山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