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成功背后的心酸(1 / 2)
她又去找中介,想问问有没有不要求说普通话的工作。中介老板也听不懂她说话,示意她用笔写下来。当弄明白丽梅的意思后,老板笑了,你到我这算找对了,我这别说不会说普通话,就是不会说话都有工作。她介绍她到一家人那里当保姆,伺候老人的活,说这个不用你说话,好好干活就行。
中介老板给丽梅说了雇主家的大致情况,老人瘫在炕上,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们都上班也没人愿意伺候,找个保姆只要能伺候好老人就行,别的没要求。丽梅急于找工作,连想也没想,条件都没跟人谈好,就同意去这家干了。 中介老板说你说话别人听不懂,索性就不要说话了,装哑巴吧,省得别人取笑你口音问题,又被辞了。丽梅还很感激,千恩万谢的走了。
到了老板给联系的主顾家,老人的孩子们听中介老板说丽梅不会说话,便没多问她什么,丽梅需要跟他们说什么就跟他们写字。但有心的丽梅把他们每个人说得普通话都记在心里,晚上没事睡觉时就反复的念叨,琢磨,把普通话的语调和家乡话意思的区别记下来。
在这家任劳任怨的干了三个月,丽梅才知道当保姆里,伺候老人的活是最次的,尤其还是伺候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家的人还都特事儿,换了好几个保姆都不愿给他们干,他们那时根本就找不到人,并不是自己当初认为的多么幸运碰上了要求这么低的人家。她想让他们给涨点工钱,谁知儿女们连这点工钱都不想给,他们拿出了当初签订的协议书,说丽梅当时是认可了那上面的条件的,根据协议商定,扣除丽梅所有的违约金后,已经没有多少剩余了。
丽梅这才仔细看上面的条款,协议的条款都是有利于主家的,比如少给老人洗一次脚扣除一天工钱,少给老人擦一次身扣除一周工钱等等,这都是能用嘴说清的事情吗?都怪她当时急于找工作,没有仔细看看协议就签了。现在他们众口铄金,一致说丽梅伺候得不好,把工钱都扣掉了。丽梅哪里还有辩解的余地,她气坏了,如此说来,她这三个月是给人家白干了,自己那么辛苦的工作只不过是换到了一个吃住的地方而已。
丽梅气急不干了, 老人心里感激丽梅的尽心伺候,偷偷的把自己以前攒的一点私房钱给丽梅,可丽梅怎么能要老人的钱?但心里也得到了安慰,自己的付出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回报的,她得到了老人的认可了。
三个月的琢磨,丽梅的普通话学得差不多了,也弄明白了好多普通话与家乡话的不同表达意思。比如家乡话说圪蹴,普通话叫蹲,家乡话说隔条,普通话叫晾衣服绳,家乡话说锅圪老,普通话叫厨房等等。但是因为她是一直装哑巴的,没有跟人说话交流过,现在说起来还是不太熟练,四不像,只能做简单的沟通,没法找别的活,只能继续找做保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