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富贵超市(2 / 2)
别的小女孩喜欢看些琼瑶小说,可她对于《国富论》《资本论》等书情有独钟。
可能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不对,快人一步叫天才,快人几百步那叫疯子!没错,黄锦舒是个疯子,时夏在心里恶狠狠的腹诽着。
哪有正常人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做生意的?哪有刚上初中就想着开连锁超市得?
时夏一度怀疑这个女人也是穿越回来的。
“你家超市还没开始营业吗?”邱晚澄左顾右盼的看了一圈,除了装满东西的货柜一个顾客也没有,工作人员也都在各自忙着。
“对啊,明天才是正式开业。”
时夏没想到黄锦舒家还挺有钱的,开这么大一个超市估计需要不少钱呢。
现在万元户都是稀缺资源,这么大的超市的投资得不少于50万。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黄锦舒的父亲黄富贵了。
黄富贵本来在自来水厂上班,由于拒绝领导无理就被开除了,失业的黄富贵跑到深城港城那边去打工,港城的工资特别高,干了一年赞了一笔钱就回到沪市准备做些小买卖。
在回来的火车上见义勇为救了大名鼎鼎的杨百万,对方为了报答便拉着他一起倒腾国库券。
国库券是龙国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有政府背书代表这债券的风险极低。
1988年国库券转让从龙国7座城市开始试点,后来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
那时国家有文件规定国库券不得低于面值买卖,但各地执行情况不一,这也就出现了异地差价。
沪市执行得最好,交易从没有低过面值,也正是这一点让倒腾国库券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
当时,有些地区的国库券交易价格与沪市相比差价最多超过三四十元,利润极其丰厚。
杨百万不分昼夜地乘火车在全国跑,他还总结出经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国库券越便宜。
毕竟这国库券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张纸,谁知道国家会不会对象承诺,这也是个人眼界的问题。
在复利效应下,短短几个月,杨百万就拥有了百万家产。
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毕竟万元户都还是稀罕物呢。
那时沪市银行国库券日成交额约70万元,而杨百万一人就占去了七分之一。
杨百万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掀起了一阵倒腾国库券的浪潮,这其中就包括黄富贵。
不到一年黄富贵也攒下了大几十万的家产,不过最近国库券越来越不好弄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玩意能赚钱,竞争大,所以黄富贵才在女儿的建议下开了这个超市。
“锦舒姐,我们算不算朋友啊?”时夏见小玉姑姑和邱晚澄去挑东西去了,眼珠子一转准备坑黄锦舒一次,以报上午之仇。
“看在你叫我姐的份上,就勉为其难算吧。”黄锦舒嫌弃的看着时夏,就姑且算个朋友吧。
“嘿嘿嘿,那朋友来你家超市是不是不用付钱啊。”时夏直接露出狐狸尾巴,能坑一点是一点。
“朋友归朋友,买东西一样得付钱,顶多给你打折!”黄锦舒当即就炸毛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个臭弟弟还想白嫖?真当我黄锦舒傻啊!
长这么大本姑娘还从没吃过亏呢,想占我的便宜你还嫩了点!
“打折好啊,给我打个一折还是两折啊。”时夏觍着个脸说道。
“九九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