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问责朝鲜(2 / 2)
殿内响起几声低低的赞许,吏部侍郎张问达捻着胡须,对身旁同僚笑道:“袁尚书办事向来稳妥,迁民这事最是磨人,能这般顺利,实属不易。”
朱由校翻看着奏折,嘴角微扬,原本倦怠的神色淡了几分:“辽东乃我大明门户,迁民实边是长久之计,能顺利推进,袁爱卿功不可没。”他抬眼看向袁弘,“后续仍需盯紧,莫要让百姓受了委屈,若有地方官刁难,即刻奏报,朕绝不姑息。”
袁弘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已派了工部员外郎驻辽东督责此事,定不会让陛下失望。”说罢便退回到队列中,脸上难掩得色——迁民之事干系重大,如今初见成效,也算是给朝廷交了份好答卷。
紧接着,兵部尚书黄嘉善出列。他身着绯色补服,面色却有些凝重,眉头微蹙,走到殿中便躬身道:“陛下,臣奏东南沿海海盗之事。”
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海盗又起了?”
“正是。”黄嘉善声音沉了沉,“近一个月来,福建漳州、浙江温州沿海,海盗袭扰愈发猖獗。据地方将领奏报,这些海盗多是倭寇与沿海奸民勾结,驾着快船,趁夜突袭渔村,不仅劫掠财物,还掳走百姓充作苦力,甚至有渔船被他们凿沉,渔民葬身鱼腹。前日漳州府奏来,有个叫‘黑风岛’的海盗窝,竟聚集了近千人,连府城外围的驿站都被他们抢了,百姓吓得纷纷往内陆逃难,沿海几县几乎成了空城。”
他说着,拳头不自觉地攥紧,指节泛白:“臣已令福建、浙江都司加强巡海,可海盗船快如鬼魅,往往是官军赶到,他们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且沿海卫所战船多是旧船,修补了多次,追不上海盗的快船,臣恳请陛下拨银修缮战船,再添派精兵赴东南,务必荡平海盗,还百姓安宁。”
殿内顿时安静了几分,有去过东南任职的官员面露忧色。给事中刘懋叹了口气:“东南沿海本是富庶之地,若被海盗这么折腾,怕是要影响漕运与盐税。黄尚书说的是,战船不换,确实难制海盗。”
但也有官员面露难色,户部尚书周显平出列道:“陛下,近来辽东刚平,军费开销巨大,迁民又耗了不少银钱,国库实在吃紧。修缮战船、添派精兵需银二十万两,这数额. . . . . .臣部怕是难以立刻凑齐啊。”
黄嘉善转头看向赵世卿,眉头皱得更紧:“周尚书,难道因为银钱不够,就眼睁睁看着海盗肆虐?百姓的命不是命吗?”
“黄尚书不必动怒。”周显平连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需得从长计议——或许可先从江南盐税中挪用一部分,余下的再从明年的预算里调剂,这样既能解燃眉之急,又不至于让国库空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