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边军集结(1 / 2)
“要让天下世人知道,要让周边的富蜀国知道,只要一心一意对待大明,大明就可保他王位安稳,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那大明亦可令他人取而代之。”
徐天爵接过奏疏,见上面写着“准奏,着蓟辽督师徐天爵调度辽东边军,以备朝鲜之需”,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谢恩:“臣遵旨!定不辱使命,为陛下稳固藩邦,扬大明国威!”
方从哲也跟着起身行礼:“陛下圣明,此举定能让周边藩邦敬畏,大明边境可保无虞。”
朱由校摆了摆手,又拿起桌上的刻刀,语气恢复了几分随意:“好了,这事就交给你们去办吧。朕还是觉得做木工有意思,朝政上的事,有你们这些老臣在,朕放心。”说罢,他便低头专注于手中的木雕,仿佛刚才那场关乎藩邦存亡的议事从未发生过。
徐天爵与方从哲对视一眼,心中皆是无奈,却也不敢多言,躬身退出了乾清宫。
殿外的冷风吹来,徐天爵紧了紧手中的奏疏,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方从哲看出了他的心思,低声道:“青君,陛下虽放权,但出兵朝鲜之事,你可得谨慎些,别出什么差错,而且你一旦出兵朝鲜,东林党人势必以此为借口弹劾你,到时候你的压力不会小。”
徐天爵笑着答道:“阁老放心,我有分寸,而且是朝鲜王室求着我们去的,又不是我们非要去。再说了即便东林党人想发难到时候也晚。辽东边军都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辽阳总兵韩勇更是我的左膀右臂,只要我一声令下,三万边军即刻便能集结。”
“片刻之余就能拿下朝鲜,再说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只要大明军队进了朝鲜,到时候朝鲜的军政要务,还不是得听咱们大明的?”
方从哲叹了口气,不再多言,两人各自上轿离去。徐天爵回到蓟辽督师府后,立马让人备好笔墨纸砚,他坐在书房内,提笔疾书,字迹刚劲有力:“韩勇吾弟,今有朝鲜西人党欲推翻光海君,拥立绫阳君,陛下已准我大明出兵相助。着你即刻调集三万边军,驻守辽东朝鲜边境,待朝鲜求援信至,便率军入朝,助绫阳君继位。切记,军中诸事需听你调遣,若有违抗者,以军法处置。徐天爵,天启二年冬。”
写罢,徐天爵将信装入一个密封的木盒,召来心腹亲兵:“你快马加鞭,将此信送往辽阳总兵府,亲手交给韩勇总兵,不得延误!”亲兵接过木盒,躬身应道:“末将遵令!”说罢,转身大步离去,很快,府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消失在深沉的暮色中。
徐天爵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他知道,只要三万边军进入朝鲜,他便能借着“助剿反贼、拥立明君”的名义,掌控朝鲜的军政大权。
到时候,辽东与朝鲜连成一片,他在朝中的地位也将更加稳固。而那个沉迷木工的朱由校,恐怕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这道“稳固藩邦”的圣旨,竟成了他扩张势力的敲门砖。
此时的紫禁城,乾清宫内的烛火依旧明亮,朱由校正拿着刚完工的木雕小椅,仔细端详着,脸上满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