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给大明王朝送上最后一刀的东林党(2 / 2)
明太祖朱元璋冷言道:“呵呵,四百多起百姓的武装反抗,这数量,都赶得上元朝末年了。”
......
大宋高宗界(1161)
山东历城。
济南公子辛弃:“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忆秦娥·娄山关》作者,非一般人也。”
......
大宋恭帝界。
宰相文天详喃道:“《忆秦娥·娄山关》作者此人,是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推翻后世大清外族统治华夏中原之人吗?”
.....
【万历二十九年(1600)起,在播州之乱的硝烟散尽,杨氏一族被杀鸡儆猴后。】
【大明朝廷,以及大明的文官集团,还有各大朝堂政治党派们,以为从此就可以稳固大明王朝的统治地位时。】
【大明朝廷的朝堂堂争,反对变得越加的激烈,同时对大明王朝根基的蚕食也越加的猖狂。】
【此时在大明朝堂的党争中以,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几大党派为主。】
【但是,他们在大朝廷之中,争斗不断,并且激烈,却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勾连。】
【他们在朝廷中的激烈党争,是给谁看的?】
【在大明朝堂之外,他们之中的浙党,借“票拟”之权盘踞内阁,是几大党派之中,实力与势力最大的一股。】
【他们大肆安插亲信,并与齐党等人暗中勾连,将朝堂变成分赃的棋局。】
【每逢京察考核,这些党派便以地域为壁垒,将清廉正直之士排挤出局,而贪墨之徒只要向党派奉上重礼,便可官运亨通。】
【而齐党,则是借山东漕运要道的便利,与地方豪绅狼狈为奸,以钱财打通这党派之间的通道。】
【他们操纵盐铁专卖,将本该充盈国库的税银中饱私囊,在黄河沿岸强行圈占良田,迫使无数百姓沦为佃户。】
【楚党则在湖广之地巧立名目征收赋税,以“平播善后”为由头,将民脂民膏源源不断输送进京,供党派高层挥霍与勾连,以此稳固其政治地位。】
【其中,在武昌城里,某一世家望族,其名下的田庄已连绵百里,张居正重修的大明《鱼鳞图册》,已经不再是暗中瓜分了。】
【大量土地被各在贪官污吏,世家豪强兼并,饥民却只能在街头啃食观音土过活。】
【当灾荒出现时,地方官府面对饥民暴动,官府却是将为首之人当众凌迟,将其首级高悬城门示众百姓。】
【他们在以血腥威慑镇压之时,还不忘向大明朝廷请功请功邀赏,不管他们怎么做,都能两头赚。】
【命贱如草的百姓,只有在隐秘角落里切齿咒骂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浙党控制的江南税区更是乱象丛生,苏州,杭州的织造局本为皇室采办丝绸,却成了官员们压榨百姓的工具。】
【昆党成员,勾结盐枭,垄断私盐生意,甚至公然抗拒朝廷缉私,不惜动用私兵殴打查案的巡盐御史。】
【宣党所主持的大明科举,更营私舞弊不断,将寒门学子的前途明码标价,致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佳话,沦为世家大族与党派爪牙,垄断大明权力地位的手段。】
【齐党盘踞的山东大地,在黄河泛滥成灾,百姓在浊浪中抱着浮木呼救时,河道衙门的官员却与齐党沆瀣一气,将朝廷拨下的治河银两分赃殆尽。】
【乱象丛生,天灾不断,无数百姓破人亡,有人在寒风中冻死街头,尸体被野狗啃食,过往官吏却捂鼻皱眉,嫌腐臭坏了他们赴宴的兴致。】
【有人在城墙上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血书,却惨遭官府以造反之名通缉,斩首。】
【然而世道在破破烂烂之时,总是有志之士想要当那补天裂之人。】
【一群出身于江南士大夫阶层的文人,他们不忍世道如此糜烂下去,不想看到大明王朝的倾覆。】
【同时,也是为了他们心中的思想国度。】
【于是他们,便以东林书院为据点,拉拢有志之士,以拯救天下苍生百姓为己任,凝聚在了一起,形成政治力量。】
【给大明王朝送上最后一刀的东林党,就此,登上了大明王朝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