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559章 熊廷弼组建的:夜不收。

第559章 熊廷弼组建的:夜不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由于朝廷刚刚严查完杜松,对于熊廷弼提议,朝廷中的大党派也没有强硬的理由拒绝,于是,熊廷弼的“三查三核”得以推进。】

【三查三核是,严查军籍,核清虚占名额;严查粮饷,核实用度流向;严查器械,核验装备优劣。】

【短短数月,竟从各卫所清查出两千余名空额,追回被克扣的饷银万余两。】

【面对言官弹劾他“手段酷烈”的奏疏,熊廷弼掷地有声地回奏:“边疆糜烂至此,若行妇人之仁,何以对九泉下的死难将士?”】

【熊廷弼亲自巡视各堡寨,将防御工事重新规划。】

【在险隘处增设暗堡,在要道埋设地雷,还组建了一支由当地猎户组成的“夜不收”侦察队,深入蒙古腹地刺探情报。】

【之后,“夜不收”从蒙古的拱兔部刺探到一个情报,引起了熊廷弼的高度重视。】

【那便是蒙古各部族中,有不少部族与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有频繁的交易的往来。】

【随后,熊廷弼让“夜不收”前往建州刺探情报得知,努尔哈赤已在建州境内,暗中与蒙古的一些部族,开通了互市。】

【随着“夜不收”带回来关于建州女真人情报越来越多,熊廷弼的注意力也再次集中在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身上。】

【因为“弃地啗虏”一案的桩桩细节,再次浮现。】

【在万历三十六年(1607)六月一日,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上疏弹劾辽东巡抚赵楫和辽镇总兵李成梁“欺上瞒下、弃地啗虏”。】

【宋一韩指出,李成梁等将宽奠六堡之地弃守,还强驱当地六万四千余家百姓返回边墙以内,却向朝廷奏报抓回“逃民”,试图掩饰弃地之事。】

【此外,宋一韩还提及李成梁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关系密切,有通敌之嫌,并请求朝廷派专员查核其罪,以明辨是非,惩处有罪之人。】

【然而,此案随着李成梁主动辞去辽东兵总一职之后,便不了了之了。】

【于是,熊廷弼望着辽东舆图许久后,喃道:“原来早就埋下祸根”】

【宽奠六堡放弃后,原本属于明朝的贸易通道,如今竟成了努尔哈赤与蒙古互通有无的捷径。】

【从“夜不收”探得的情况中,此时努尔哈赤仍在大力发展的农业,已经初具规模。】

【同时,也探知了努尔哈赤在开矿炼铁等情况。】

大明神宗界(1618)。

赫图阿拉(辽宁抚顺):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皱眉道:“我说呢,当年那熊廷弼为何如此清楚,建州的情况,原来是‘夜不收’。”

“还好,当年大明朝廷没有听取熊廷弼之言。”

......

【当年李成梁以“孤悬难守”为由撤离,却放任努尔哈赤蚕食土地。】

【在此时熊廷弼的眼里看来,这分明就是为建州女真打通了与蒙古的贸易命脉,李成梁当年弃的六堡,非为守边之举,实为养寇之意!】

【于是,熊廷弼在万历三十七年(1608)上《劾李成梁与赵楫,弃地通虏以正国法疏》。】

【奏疏中指出,总兵李成梁以“孤悬难守”为饰词,行拱手献地之实。】

【清河至鸦鹘关弃地七十里,张其哈喇佃子弃八十里,叆阳横江一带竟弃三百里,此非守边之策,实乃资敌之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