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武仙大典,出事了(2 / 2)
与此同时,四名黄衣武者缓步踏上鼓台,以绸缎包裹的鼓槌轻叩鼓面,鼓声如春日闷雷,低沉而富有韵律,与钟声互为呼应,形成舒缓的节奏。
厚重且肃穆乐声掠过飞檐斗拱,惊起檐角铜铃叮铃轻响。
广场上众人肃穆而立,待一曲终了,齐声恭贺道:“恭贺尊上登临武仙之境!”
张先起身,走上抬起,朝着杨申武微微颔首,尔后开口说道:“忆昔弱冠之年,执剑问武,寒浸青衫,霜染鬓角。春练百花绽,秋习落叶纷,夏冒酷暑,冬战严霜,方得窥神魂之境门径。此中艰辛,若非师门垂训,安有今日饮水思源,铭感五内!”
言罢,他再次对杨申武躬身一礼,继续说道:“吾尝观沧海,方知自身若一粟;仰云霄,始觉己身似微尘。武道浩渺,如星汉无垠,心中皆生敬畏,叹人力之有穷,慕大道之无穷。然正因前路茫茫,方引得吾辈心驰神往!。”
他声音晴朗,气质出尘,一言一语都仿佛带着悦耳的旋律,让人闻之不禁心旌摇曳。
一连串的话语中,即表达了他对宗门的感激,又表达了他对武道的坚持和向往。
修为越高,越感觉自身的渺小,与浩然天地相比,神魂境武者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但正是因为感觉到自身的渺小,才让人更加向往无穷大道。
随后张先又开始传法授道,这是武仙大典最重要的流程。
“武道修行,首在‘悟’字。吾初入金身境时,曾困于招式变幻,直至一日观山涧流瀑水无常形,却能穿石破崖。自此方知,真正的武道,不在一招一式之精妙,而在顺应自然、随心而动!”
说罢,他屈指轻弹,一缕真元注入广场青石,瞬间开出一朵晶莹剔透的冰莲:“其二,在于‘静’。如这冰莲,看似静止,实则暗含万钧之势。修行者需在静中沉淀,方能感知天地灵气,明悟武道本质。”
他没有讲突破神魂境的过程,讲的是自己对于武道的感悟。
众人听的津津有味。
或许这些感悟无法让众人的修为有所提升,但却可以让大家做类旁通,悟到属于自己的武道。
时间缓缓流逝,大概过去了一个时辰,张先才停止传道。
大典进入了最后一个流程,也就是酒宴。
一张张案桌上摆上珍馐美味,蒸腾的热气裹挟着肉香与酒香,在风中肆意飘散。
气氛霎时变得热闹起来,大家纷纷推杯换盏。
不过也有人此时感觉心神不安。
丁秋眉头皱的更深了,目光也变得更加锐利了。
“大爷!”
他轻声提醒道。
杨明诚看着面前的珍馐美味,有些惋惜的放下了筷子。
他其实很想尝尝。
倒不是说他没有吃过什么珍馐美味,而是他对无相宗的膳食很感兴趣。
陆浮生轻声说道:“没必要如此紧张,几位武仙都在,肯定不会出问题的!”
丁秋也不知道为何,反正他就觉得有种恐怖的危机感正在降临,仿佛无穷的海水要将他淹没一般。
杨明诚说道:“小心无大错,伯父还是不要吃了吧!”
一顿饭而已,他们都是金身境武者,几天不吃饭就不会感觉到饿。
陆浮生觉得丁秋有些紧张过头的,不过他还是给了杨明诚面子,微微颔首,也放下了筷子。
就在三人等待着大典结束时,一缕淡淡的血腥味缓缓的混入了肉香和酒香之中,血腥味很淡很淡,甚至可能是肉食本身蕴含的气味,根本没有人发现。
直到夜幕降临,月上枝头,血腥味骤然变得浓郁起来。
殿前高台上,林道渊神色微变,“怎么回事”
他看向杨申武和张先,月娥也发现了异常,柳眉微微蹙起。
杨申武脸上的笑容收敛,深邃的眼眸变得幽深无比,“抱歉,老朽也是迫不得已!”
而张先脸上依旧保持着淡然的笑容,他举杯对林道渊说道:“前辈何必紧张,不如再饮一杯!”
“你们做了什么”林道渊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月娥缓缓站起身来,高冷的面容中多了几分恼怒。
韩江澈也是皱起眉头,不解的看向四人。
在这里,唯有他是个外人。
下方众人也发现了这边的异常,纷纷投来目光,热闹的气氛慢慢的变得安静了下来。
“出事了!”丁秋低声说道。
杨明诚也看出了不对劲,无声的点点头。
陆浮生神色一紧,“怎么回事”
丁秋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就是觉得有问题,心中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
“大爷!”
杨明诚伸手一翻,取出碧玉令牌,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
“前辈,抓住我的手臂!”
“呃!为何”陆浮生不解。
“先抓住再说!”
杨明诚将手臂伸到他面前,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抓住了,虽然这样拉拉扯扯的有些不太好,但他觉得还是先抓着比较好,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在这时,高台上的月娥骤然飞起,雪白的裙摆绽放出清冷的月华,托着她跃上高空。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可是就在月娥要飞离的时候,昏暗的夜空中突然浮现出一张细密的大网,将整个广场都笼罩在其中。
猩红的丝线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将明月和星辰都染成了猩红之色。
月娥看着挡在面前的大网,袖手一挥,葱白的手掌拍出。
砰的一声
下一刻她就从半空中飞落了下来。
“哈哈哈大家既然来了,何必急着离开”
爽朗的笑声响起,如同投入湖中石子一般掀起阵阵涟漪。
“恭迎执事大人!”
杨申武、张先以及人群中的筑基修士起身朝着大殿拜道。
随即,一道身影自大殿中走出,他身穿青色长袍,鹤发童颜,面带和煦的笑容,深邃的眼眸中尽是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