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 番外 15立春赴京留余威,汉东暗流藏新机

番外 15立春赴京留余威,汉东暗流藏新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祁同伟挂了赵瑞龙的电话,指尖还停留在手机屏幕上,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也是他当年在汉东警校带过的学生,神色带着几分谨慎。

“厅长,刚才收到消息,省委办公厅那边在统计各部门近期的工作汇报,说是要整理好交给新书记。”常务副厅长递过一份通知,“您看,我们厅里的汇报,要不要侧重提下近期的治安整治成果?”

祁同伟接过通知,快速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不仅要提,还要详细。把上个月打击电信诈骗的案子、市区交通秩序整改的成效,都一一列出来,再附上数据和群众反馈,越详实越好。”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几分:“另外,把厅里近三年的人事调整、资金使用情况,也整理一份明细,单独交给我。新书记初来乍到,肯定会查各部门的底子,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常务副厅长连忙应声:“我这就去安排,今天下班前一定把汇报和明细都整理好,送到您办公室。”说完,转身快步离开了。

祁同伟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省委大院里来往的车辆。他知道,赵立春明天一走,汉东官场的氛围就会变,新书记空降后,必然会先摸情况、查底子,而公安厅作为政法系统的核心部门,肯定是重点关注对象。

“还好赵书记早有安排,名单定了,账目清了,就算新书记想查,也没那么容易找到把柄。”祁同伟低声自语,心里又踏实了几分。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刚升任副省长时,赵立春找他谈话的场景——赵立春说,只要守好政法口,把身边的人管好,就算不是常委,也能在汉东站稳脚跟。

当天下午,祁同伟拿到了常务副厅长送来的工作汇报和明细。他坐在办公桌前,逐字逐句地核对,查到厅里去年采购一批警用设备的资金记录时,发现有一笔款项的审批流程虽然完整,但供应商的资质文件里少了一份年度审核报告。

“这不行,得补全。”祁同伟立刻拨通了后勤处的电话,语气严肃,“去年采购警用设备的那个供应商,把他们的年度审核报告赶紧要过来,今天之内必须补到档案里,绝不能留下任何漏洞。”

后勤处处长不敢怠慢,连忙派人联系供应商。好在供应商就在汉东本地,当天傍晚就把审核报告送了过来,补进了档案里。祁同伟看着补全的档案,才松了口气——越是细节,越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这个时候,半点马虎都不能有。

与此同时,省委组织部的办公室里,吴春林正对着那份134人的人事名单,再次核对每个人的履历。他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每份考察材料上的签字和盖章,生怕有任何遗漏。

“吴部长,新书记的行程已经定了,后天上午到汉东,省委这边要去机场迎接。”组织部副部长走进来,递上一份行程安排,“您看,迎接的人员名单,要不要提前拟定好?”

吴春林抬起头,放下手里的名单:“先拟定一份初步名单,以省委常委为主,再加上省政府的几位副省长,祁同伟同志虽然不是常委,但作为副省长兼公安厅厅长,也应该参加迎接——毕竟公安系统要负责现场的安保工作,让他去,也合情合理。”

副部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这就去拟定名单。另外,新书记到任后,第一件事应该是召开省委常委会,讨论人事和工作安排,那份134人的名单,要不要提前发给各位常委,让他们先熟悉一下?”

“不用。”吴春林摇了摇头,语气郑重,“赵书记有交代,名单要等新书记到任后,由我亲手交给她,再由新书记决定什么时候提交常委会。现在发给常委,万一走漏了风声,反而麻烦。”

副部长应声退下后,吴春林将名单放进一个密封的档案袋里,锁进了保险柜的最底层。他知道,这份名单不仅是赵系留在汉东的“火种”,也是他自己的“护身符”——只要名单顺利落地,他这个组织部长的位置,就能稳如泰山。

当天晚上,高育良在家中设宴,邀请了宣传部长和常委副省长。餐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道家常小菜和一瓶汉东本地的白酒,几人围坐在一起,聊的都是赵立春赴京后的汉东局势。

“赵书记明天一走,汉东就该进入‘过渡时期’了,新书记后天到,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得更加谨慎。”高育良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那份134人的名单,是关键,只要能顺利通过常委会,我们在汉东的根基就不会动摇。”

宣传部长也端起酒杯,与高育良碰了一下:“育良书记放心,舆论方面我已经安排好了,近期重点宣传汉东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成果,不炒作任何敏感话题,不给新书记留下‘汉东局势不稳’的印象。”

常委副省长放下筷子,语气沉稳:“省政府这边,我也跟几位厅长打过招呼了,近期所有工作都按部就班推进,不搞任何重大决策,也不调整任何关键岗位,一切以稳定为主,等新书记到任后,再听候安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