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反目成仇(2 / 2)
苏漫晴安慰地说:“钱的问题不用担心,今天去买这些幼崽时,我又卖掉了一株人参。不仅能够养活这一千只小家禽,就算是养五千只我们也负担得起。”
说完,她从怀里拿出两张五十两的银票递给苏青。
苏青接过银票,看着它们,轻声问:“小妹,你又卖人参了吗?”
苏漫晴回答:“那些人参还在,但我觉得将它们卖了可以换到更多的钱。”
苏青看着奔跑的小鸡和小鸭,揉了揉鼻子,提出:“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家禽,要不要雇人看护?如果有人来偷……”
苏漫晴答应:“一会儿去问问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在养殖场工作。毕竟一千只小家禽,需要有人照料,不能由一个人来做。我们可以雇佣十个勤快的妇女来帮忙,再雇佣三个男工来看场。”
尽管养殖场外面有一圈围墙,但围墙主要是为了防止诚实的人进入,不是为了防止小偷。
因此,雇佣人来看护仍然是有必要的。
两姐妹到了中午,锁好了养殖场的大门,欢快地往村里走去。
他们一路商量,已经拟定了一个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老实、踏实、勤劳的妇女。他们计划从这些人中挑选十名来照料家禽。
苏漫晴问:“大姐,你觉得我们应该支付多少工资合适?”
苏漫晴考虑了片刻,问:“大姐,你觉得多少工资合适?”
苏青建议:“对于妇女,一天支付三十文,对于男工,一天支付五十文。”
这个价格即使在村里也算比较高的。在这里,一个壮汉在河口背大包一天也只能赚五六十文。
见苏漫晴保持沉默,苏青微笑着说:“我们支付的工资不低,这样她们会更珍惜这个赚钱的机会。”
她还提议:“最好与他们签订一份合同,一旦有人违反合同的内容,就必须赔偿对方的损失。签订合同后,我们可以更放心,不必太依赖人情。”
在现代,有多少亲兄弟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呢?
或许最初请这些人时,由于付出高薪,他们充满干劲,但时间一长,谁能保证他们始终保持初衷呢?
两人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成功找到了十名女工来负责养殖场的日常工作,以及三名男工负责看守场地。
接下来,关于如何分配工作和管理养殖场,苏漫晴不再过多介入。
她将养殖场交给了大姐,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姐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她希望大姐能在这个机会中找到一个如意的伴侣。
因为一个人的生活取决于他们的选择。
尽管大姐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实际上,她非常聪明,对生意有独到的见解。只要给予大姐机会,她在商业领域的成就不会逊色于男性。
小小的养殖场只是她送给大姐的试金石。
晚饭后,几名妇人前来拜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