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数控编码织布机(求票票求订阅)(2 / 2)
这个世界上最原始的数控编程技术,其实并不是很难,制作起来也都是铁丝,木工,还有竹片钻孔这几样,难的地方在于文化,也就是图案的设计,毕竟就算你能直接织出图案来,也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吧,图案当然是越丰富越好,这样才不至于单调。
而罗冲带人改造的这台,放在平房里也能装得下,占地面积和空间比较小,而且融合了先进的飞梭技术,在工人和功效方面也比原版要强上一些。
控制数控编码的机构就像是一卷超大的竹简,由一根根长长的竹片编制而成,这里的每一根竹片,都可以看作是十字绣上的一排格子,每一个格子就对应一根经线,然后在相同的一排,需要填写相同图案的格子上打个孔,最后安装到提纵杆的上面。
之后每提纵一次,就换一根开孔位置不同的竹片,然后按照需要的提纵顺序,再把竹片排序,最后组成一个循环的程序。
整个过程中,竹片上不同位置的开孔,实际上就是数控,通过把每一根经线数字化,然后通过阻挡提升,和允许提升两种操作模式,控制制编程。
这样一来,当每一次提纵杆把经线提起来的时候,经线上面的铁丝就会顶在竹片上,被编码的经线中,需要提起的部分,上面正好对应的就是竹片上的小孔,使的那一根经线可以成功的提起,不需要提起的经线,上面对应的竹片上就没有开孔,所以提纵的时候就会被竹片压住铁丝顶端,让那一根经线提不起来。
接下来就是每一根竹片的排序,其实就是编码了,也就是把每一组数据按照顺序排列,让机器可以按照这个顺序不停的循环运转。
整个竹简被串成了一个履带,通过两个滚筒和齿轮固定,平摊在织布机的正上方,使提纵杆的那一排铁丝能够和竹简充分结合。
整台机器没有重新制作,而是直接用以前的一台飞梭织布机改造而成,外形整体上要比原来庞大一圈,毕竟外面增加了联动机构,上面又增加了个数控编码装置,里面还着重改造了两组提纵器。
至于功效方面,由于蚕丝比麻线和毛线都要细的多,而且在编码上也要麻烦一些,原本能一天织出十米毛布的织布机,现在一个人正常织一白天,只能织出两米左右,功效直接下降了五倍。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嘛,罗冲倒是对这方面也没有强求,要是那么容易织的话,那还算什么奢侈品,而且在技术方面,不管是机械的复杂精细程度,还是功效方面,都已经是目前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了。
了半个月改造出第一台数控织布机,第一批竹片编码罗冲也已经做好了,分别是一套带有璃龙纹的编码,还有一个是祥云图案的编码,最后一套则是一面汉字旗帜的编码,换上这套编码和相应的双色丝线,就能直接织出来一面面的汉字国旗,而且都是连在一起的,到时候只要从中间截断成一面面的就行。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时间也到了今年第一季水稻收获的日子,在一片金黄的稻田里,族人们干活儿的热情明显要比往年高涨,全因为,这次收获的粮食,除了缴纳相应的粮税之外,剩下的全都可以自己储存,他们自己的地里终于收粮食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