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后方的安排(求票票)(1 / 2)
第643章 后方的安排(求票票)
罗冲把自己最终的选择和驻地建设想法都写了下来,然后把这些东西又都发给了兽牙,让他在当地根据情况随机应变,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再即使跟自己联系,接着就开始忙活建设大后方的事情了。
如今已是六月上旬,罗冲也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有姜氏部落上半年的小米已经收获,全族随时可以准备搬到汉部落来,罗冲得到消息后,也连忙让卫山郡组织船队去接人,并向沿途的郡县做好安置新民的准备。
把有姜氏全放在一块设县是不可能的,那样宗族的势力就太大了,不利于自己的控制,所以罗冲的打算是让他们在卫山郡上岸,然后直接在卫山郡安置一部分,走到浏阳郡再安置一部分,接着是汝阳郡,最后让剩下的人到汉阳郡休息,再把有姜氏的高层包括直系家眷留在汉阳城,其他族人再分配到各个县城里面。
这样一来直系高层有罗冲自己震着他们,他们的宗族又被分散到了各地,失去了宗族势力的几家高层在自己眼皮底下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罗冲并没有打算在汉阳城等着他们,而是提前去了卫山郡指导工作,顺便看看那里的战俘营,以及游野最近的工作进展。
卫山郡的郡守云志最近干活很卖力,他当初答应了罗冲,以为汉部落带来五万人口的代价换取一个郡守之位,罗冲答应他了,但是云志来了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是没有把他承诺的人口凑齐,去年年末罗冲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让他尽快凑人,还从卫山郡招募了大量的士兵,又把卫山郡的人口抽调了一大半迁移到新钢郡建设新城,整个卫山郡除了留守的技术工种,其他人都快被罗冲抽调光了。
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弄出来的一个大郡变的比县城还小,云志还哪里能坐的住,再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从沿湖地区招揽土著移民大汉,现在半年过去了,招揽人口的工作也有了显著成效。
这还多亏了有之前的家底子在,罗冲虽然从卫山郡调走了很多的人口,但是人走了那些人的房子和地却留了下来,云志正是用这些新建的房子和土地,以及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来诱使周围的野人加入汉部落的。
除了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只要能让汉部落的人口增长,他不会介意这样的事,虽然新人免费获取住房,看起来对老人有些不公平,但是没有关系,要不了多久,他们这些新人也要为下一波新人盖房子,就算现在占了便宜,将来也得还上。
“啥通向北方的季节性航道!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他现在到哪里去了”两人正边走边聊的时候,罗冲突然听到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差点没原地跳起来,于是有些略显激动的问道。
罗冲听完点点头,这些数据和他通过其他途径掌握的情况差不多,最后听到云志问战俘怎么安排的时候,这才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
从那以后,汉部落就再也没有踏足北方的地界,往北最远也只是到现在的新钢郡铁矿而已,当初发现那两个部落联盟的三岔河口地区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去过了,还有那个游野发现的水晶矿洞,也因为暂时没有太大的价值而没有开采。
罗冲稳定下情绪后,也就暂时放下了这个事情,现在才刚发现了航道,至于到底是通往哪里的,现在就算联系了游野他也说不出来,还是等他回来再说吧。
“首领,你是知道的,卫山郡中刚刚加入的新民居多,而这些人登记户口的时候,有的还没有正式的配偶,其中是有些光棍汉的,这样的人我不好安排啊,所以,所以”云志故意没有把话说完,但是那个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相信首领能够听得懂。
“哦,原来是这样。”罗冲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不过紧接着就说道,“不过那些女性俘虏人数也不多啊,你这打算留多少人,反正我不可能都留下给你的。”
“首领你有所不知,大湖沿岸的很多部落其实已经是以农耕部落居多了,他们大多种植来自周边沼泽的野生水稻和甜秆高粱,纯粹靠打猎为生的部落已经很少了,所以这些部落的人口结构保持的都比较均衡,男人的死亡率并不高,反而是女性因为产子的风险死亡率居高不下。”听到罗冲的问话,旁边的云志立刻给他解释道。
罗冲猜想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人口不足以发动新的战争了,要么就是觉得远征汉部落的损失高于利益,所以停止了南下的脚步。
这几次的战争对于食人族的损失来说是巨大的,要知道现在这个很多地方还在狩猎采集或者刀耕火种的时代,人口本来就不是很多,而食人族在与汉部落的数次作战中,前前后后损失了几千人,再加上双方的距离太远,显然远征汉部落是不划算的。
罗冲倒是脸皮超级厚,根本不在乎,他佯装怒道,“谁说要调人了,我就是问问现在有多少人口,难道我一个首领还不能知道自己治下有多少的百姓吗你怎么那么多废话,快说。”
“啊哦。”云志半信半疑的偷看罗冲两眼,这才犹豫的说道,“卫山郡去年年尾已有人口两万余,年前被首领招募走了很多士兵,年初时又被首领抽调一大半去移民新钢郡,至今年年初人口已经不足五千了。
“怎么,你对这批战俘有想法”
这样一来,剩下的俘虏中就成了以成年女性为主,加上许多不足五岁的小男孩,还有大大小小的女孩和少女组成,人数多达一千五,如果只算成年女性的话,那么就只有八百人左右,云志提出要一半,也就四百来人。
云志听到这话浑身一颤,立刻哭丧着脸哀求道,“首领,没多少人了,你可不能再往外调人了,这都是我好不容易才又招揽来的。”
当时的游野就是沿着汝阳河的河道向上游走的,不过当时汉部落还没有造出来合适的帆船,二来汝阳河也没多大,只有十米左右的宽度,根本跑不了大船,弄两条小船去上游搞事情显然也不合适,所以罗冲这些年一直将目光锁定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