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 第111章 立功,冲击儒圣!东厂太监也有浩然

第111章 立功,冲击儒圣!东厂太监也有浩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时之间群情激荡。

纷纷跟着大喊:“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者,舍我其谁!”

声音传至四方。

周围百姓闻言,也无不激动和向往不已。

内心想要将自家孩子培养成读书人的想法越来越坚定。

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儒教大军开拔。

从圣院门口出发,往盛京北门而去。

此去平定妖蛮,建功立业!

浩浩荡荡的儒教大军,所过之处,皆受到沿途百姓敬仰的目光。

“御史大人!”

儒教大军刚出盛京北门,就见魏搉领着一众东厂番子和东厂厂卫迎了上来。

魏搉走到李青面前,道:“御史大人,东厂已得到陛下同意。请御史大人带领我等前往北境为国杀敌!”

“国难当头,我东厂亦想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尽忠报国!”

魏搉身后上千名东厂番子和收编自散修的东厂厂卫,全都高声呐喊:

“尽忠报国!”

“尽忠报国!”

这一幕,看的无数送儒教大军出征的百姓,暗中嗤笑不已。

不少儒教修行者,心中也暗自鄙夷。

一些没卵子的阉人,有什么资格高喊尽忠报国

让这群人上战场杀敌,实在是可笑!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李青竟然是满脸郑重的对这些阉人说道:

“尔等虽然身体残缺,却心怀家国大义,有一颗尽忠报国之心,值得所有人学习!”

“更难能可贵的是,尔等东厂宦官们,竟然有五十人胸前养出了浩然正气!”

话音落下,原本心中对这些东厂阉人不屑一顾甚至心生鄙夷的读书人和百姓,一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全都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

一群阉人,竟然养出了浩然正气,这怎么可能

圣院开辟文宫的读书人,数量足足有将近七千。

却仅仅只有十四人养出了浩然正气。

而眼前这些宦官,区区数百人,连一千人都不到,竟然有五十人养出了浩然正气。

这根本不可能啊!

可若非如此,李青又为何要说谎。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李青身上。

李青也知道这些平日里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心中所想。

必须得打压打压他们眼高于顶的气焰。

二话不说,直接手一挥。

刹那间,那五十个养出了浩然正气的东厂宦官,胸前的浩然正气顿时被引导而出。

身上都笼罩着一股微弱却能用肉眼能够看到的白色光芒!

虽然他们的才气微弱到几乎没有,身上的浩然正气也十分微弱,但却实实在在的有!

这一幕,深深的刺激到了在场所有出征的儒教修行者。

国难当头,这些没卵子的阉人第一时间站出来,要上战场尽忠报国就算了。

姑且当作一个笑话看看。

但他们竟然真的养出了浩然正气!

该遭受嘲笑,该遭受鄙夷的人,不应该是这些卑贱的阉人。

而是他们这些自诩为高人一等,从不用正眼瞧这些阉人的读书人!

所有没有养出浩然正气的读书人,全都羞愤欲绝的低下了头,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他们平日里在利益之海中争渡,早就失去了所谓的赤子之心,此时竟然连阉人都比不上。

这一刻,所有人看向东厂宦官们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他们本可以待在盛京不上战场。

为国尽忠,也根本轮不到这些阉人。

但这些平日里最不受他们待见的阉人,并没有贪生怕死,而是选择了共赴国难!

尤其是他们养出了浩然正气,所有人都没有资格嘲笑他们。

然而,魏搉接下来的一番话,更加让那些没有养出浩然正气的读书人恨不得挖一个洞钻进去。

“御史大人,六百多东厂宦官,仅有五十人养出浩然正气。魏搉愧对御史大人平日里的教诲。”

“此番出征北境,若是能活着回来,魏搉一定敦促所有宦官,不得有丝毫偷懒,好好读圣贤书。”

因为仅仅只有五十个宦官养出浩然正气,魏搉脸上充满了自责。

似乎感觉十分对不起李青的教导。

这更加让儒教大军的读书人们感到无地自容。

李青看向魏搉和他身后的东厂宦官们,许诺道:

“我儒教秉承孔圣有教无类的思想,尔等虽身体残缺,但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惊天动地!

此战凯旋归来,尔等皆可入我儒教!有才气者,皆可进圣院授予文位,开辟文宫!”

魏搉等人闻言大喜。

虽然东厂权柄滔天,但还是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自卑。

现在李青居然向他们许诺凯旋之后,可入儒教,可入圣院开辟文宫,享受和那些他们眼中高人一等的读书人一样的待遇!

所有宦官,都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谢御史大人!我等必不惜自身,浴血杀敌!”

儒教读书人,只感觉十分刺耳。

一群阉人也要到圣院开辟文宫,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荒唐。

但随后想到这些人竟然养出了浩然正气,又根本无从反驳和阻止。

若养出了浩然正气都不配获得文位开辟文宫,那他们这些没有浩然正气之人,又有什么资格

读书人读的书再多,懂的圣贤道理再多,但心术不正,做不道德之事,养不出浩然正气,终究上不得台面,不会被人所尊敬。

而东厂宦官,虽然是卑贱的残缺之人,读的书也不多,才气微弱到几乎不可见。但心怀赤子之心,行事符合道德标准,养出浩然正气。同样应当受到世人尊敬。

无数没有养出浩然正气的读书人,都开始反省自己,心中坚定未来要走的路。

“出征!火速赶往北境沧澜城!”

李青一声令下,四千两百名儒道修士和一千余东厂之人,浩浩荡荡往沧澜城而去。

王琰,作为李青的大弟子。

兴奋的拿出笔墨纸砚,一边赶路,一边奋笔疾书,将今天的所见所闻,都写到了传世录当中。

“东厂宦官,以督主魏搉为首,上下五十余人养出浩然正气。心怀报国之心,欲上战场浴血杀敌,尽忠报国。”

“夫子曰:凯旋之日,有才气之宦官,皆可入圣院授予文位,开辟文宫。”

“夫子有教无类,教化万民,实乃儒家圣贤也!”

……

李青等人出征之后。

天符帝那边也没有闲着,而是着手安排灭佛之事。

大周的寺庙当中,有着太多的钱粮和土地。

若能将这些钱粮和土地释放出来,将极大的缓解大周的钱粮危机。

再加上大觉寺方丈圆觉大师,竟敢公然违抗大周铁律,在盛京上空与李青交战。

这更加坚定了天符帝的灭佛之心。

一场轰轰烈烈的灭佛行动,迅速展开。

与此同时,拜到李青门下的慧秀大师,也争分夺秒的抓紧一切时间。

带着另外四名同样投入儒教的师兄,到大周各地寺庙进行游说,希望度化那些僧人弃暗投明,弃小乘佛法投入儒家的大乘佛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