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芸香.9(2 / 2)
这一瞬间,若说完全没有战胜母亲的欢悦,那必是假话,但更吸引淑兰的,却是父亲为何这么选。
只这回却是上官惠先开口:
“肉桂与胡椒,是我说的,只因女儿说了木质香息,尤有一丝辛辣实在明显,佐以其时其地,环境使然,故有此猜测,但我亦对如何携香存疑,若是熏染之故,则我说的这两样,确实应当去除。只是这沉香……”
上官惠的疑问,也是淑兰的好奇。
何翊听罢却先轻轻点头,才道:“夫人所想,若是换了别处别人,的确不失有此可能。而正如夫人言中所提,环境使然,此人所事何种行业?”
上官惠目光一滞,遂垂眸“嗯”了一声。
而淑兰则直接答道:“医师!”
.
论说环境,肉桂与胡椒,之于寻常人家,还是贵重,故百姓家里鲜少常有常用;而在富贵人家,此二者虽能常见,但最易熏染上这两种气味的地方,该是灶间厨房,至到其他人,莫说管事妈妈、丫鬟,便是库房小厮,也都可能在什么时候沾上一点。
却是医师,就算肉桂乃“药食同源”,要达熏染随身,机会还是少了点。
.
听着女儿理解的思路,何翊表示赞同并不吝夸奖一句,又再看着淑兰道:“至到沉香,是其一而非唯一。”
淑兰闻言讶异:“爹爹这话又作何解释?”
何翊笑道:“沉香其性,你亦当知晓。”
淑兰点头。
虽说何翊是最近才刚调任专事香料之职,但并不影响淑兰从小在家潜移默化有所接触。
知识方面,有阅自书籍及爹娘口授,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外祖母的缘故,家里从来不乏各类香料实物。
打小淑兰就看着上官惠摆弄瓶瓶罐罐里,幼年时只知那里边装着各种各样的香香粉末,随着一年年长大,也才明白,那些香粉,随便一样就已令人趋之若鹜。
何翊道:“方才为父点出环境,你亦说出那位是医师,而沉香亦为其中一样,此时将这三样说与你,可有什么想法?”
遇上孩子主动提出问题,父母从来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借由各种方式进行引导思考,最终让孩子自己形成答案,再由父母佐证对错。若是准确,则会完善孩子推导的过程;若是错误,则指出过程中的不合理,让孩子再想再答。这就是何家的教育方式。
身处这样的环境,何淑兰的思辨能力亦在成长中一点点得到加强,最是“分析”与“推理”两项尤为突出,因而何翊一问,她也即刻回应:
“女儿明白了!爹爹点出‘环境’,则医师所在必有药,而‘沉香’本身为药材其一,医师用沉香,必不在于其好闻,而在于将其配伍其他药材。故女儿所闻见的,该是某种复合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