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林如海的恳求(1 / 2)
江国培想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一种可能,林如海的这个巡盐御史,是真的也是假的。
为何又是真又是假呢?
是真的,是代表这个巡盐御史的职位在扬州是有用的,在扬州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但按照惯例,巡盐御史在扬州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完成事就很快回去了。
像林如海这样一连待了六七年的这个就是罕见,甚至说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头一例。
所以由这里开始,林如海也渐渐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自己的御史这个职位只在扬州管用,离开了扬州那就是个屁。
自己除了巡盐御史这个职位还有一些其他的兼职,但这些兼职有什么卵用?
林如海想着如果自己只在扬州待一年,或者最多最多待两年的话,哪怕离开扬州回京,一些官员也不会对自己表现出排斥。
但偏偏林如海待了六七年!
林如海如果只在扬州待几个月,大家都是会知道这是潜规则。
哪怕林如海在这几个月闹得再怎么厉害,再怎么严重。官员们也不会表示有什么。
因为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都知道林如海会给我表现的这么急切,只要林如海在扬州没有搞一些根本职业,这些官员也不会在乎。
如果林如海在扬州待一年,这群官员也会表现的理解,但此时的林云海就要有一些束手束脚,不能搞得太过分了。
头几个月林如海初来乍到,新官上任三把火,闹得满城风雨,他们表示理解。
再来到这里一年了,也该学会收敛了,知道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不能做,但有些事情哪怕不能做也得做。
只要林如海懂得这些,哪怕林如海干的有些过分,这些官员也不会说什么。
如果林如海待了两年,一些利益损失惨重的官员,会愤愤不平,知道林海换了自己的利益,想要搞一些小动作。
但是碍于当时鼎盛的荣国府,还有当时的林如海当时正是风华正茂,权利滔天的年纪,他们也只会背后区区迹象。
真正搞暗杀他们是不敢的。
林永海如果干了两年多一点,他们也不会说什么,但换句话说林如海干的是几个月吗?不是是一年吗?不是是两年吗?不是是两年多一点吗?也不是。
答案是六七年甚至更久。
而此时,两位皇帝的争权夺利,荣国公府的衰落,都代表着林如海的靠山倒闭了。
而此时林如海的灾难才刚刚来临。
如果这个时候皇帝把林如海调回来,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再报复,偏偏这个时候两位皇帝都默契的把林海待在了原位,让他继续当这个靶子。
时刻接受暗杀,唯一的独苗都险些保不住。
此时林如海别说效忠了,恨死两位皇帝的心理都有了。
古代讲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古代对于孩子有多么大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