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巴黎和会(四)(2 / 2)
“阿拉伯人的意愿?”克列孟梭嗤笑一声,指了指镜厅的大门,“他们的代表就在外面,被卫兵拦着,你们真以为他们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肖云海大使跟我说,南洋党给哈希姆家族送了两万支‘雅加达-1916’型步枪,陈德康副党首收了他们的骆驼商队股份,结果呢?现在和会讨论他们的土地,他们连门都进不来!”
镜厅外的走廊里,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一世攥着拳头,身后跟着几个阿拉伯部落代表,他们的长袍上还沾着沙漠的尘土,手里的“雅加达-1916”型步枪是南洋党送的“独立武器”,此刻却连和会的大门都进不去。
“让我们进去!”费萨尔对着卫兵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我们帮协约国打败了奥斯曼,肖云海大使说南洋党会支持我们建立大阿拉伯国家,陈德康副党首还签了协议!现在讨论我们的土地,为什么不让我们发言?”
卫兵是法国陆军士兵,军靴是南洋党“雅加达-1918”型橡胶底,比法国本土的耐穿,他面无表情地挡住去路:“克列孟梭总理有令,非协约国代表不得入内。你们等待会议结果就行,至于‘大阿拉伯国家’——联合帝国的李光首相没提,英国和法国也没提,你们就别白费力气了。”
费萨尔看着卫兵腰间的南方党造“魔都-1915”型刺刀,突然想起三年前在伦敦,赛克斯爵士和皮科说的“支持阿拉伯独立”,想起黄金集团谭杰明董事长要他们用石油开采权做抵押的贷款——原来,从始至终,他们不过是列强的棋子,打完仗,就被弃之不顾。
镜厅里的争论还在继续。克列孟梭坚持要大叙利亚,劳合·乔治寸步不让,李光则在旁边提商业条件,兰辛偶尔插言“主张委任统治”,卡洛(意大利代表)还在惦记阜姆,福尔摩斯侯爵(印度帝国财政大臣)的电报不断传来,要求“保障亚丁湾石油利益”——没人提到哈希姆家族,没人提到阿拉伯人的独立诉求,中东的土地,不过是他们用来交换钢铁、橡胶、棉布和贷款的筹码。
李光看着争吵的各国代表,端起桌上的咖啡——咖啡是华属东南非洲(首府摩加迪沙)产的,郭全铭大臣按“特供价”供应,比巴西咖啡苦。他知道,奥斯曼问题的解决,最终会是一场利益分赃:法国可能拿到叙利亚,英国拿到巴勒斯坦,联合帝国保住波斯湾,还能获得中东的商业准入权,而哈希姆家族,只会得到一个“等待结果”的空头承诺。
夕阳透过玻璃窗,照在奥斯曼地图上,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的红色标记,在暮色中像一道道流血的伤口。镜厅外,费萨尔一世的身影渐渐被黑暗吞没,他手里的南洋党步枪,在夕阳下闪着冷光,却再也打不出“独立”的子弹——多极化格局的脆弱,在这一刻,暴露无遗:所谓的和平会议,不过是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弱者的声音,永远传不到镀金的廊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