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巴黎和会(六)(1 / 2)
镜厅的水晶灯彻夜未亮,晨光透过玻璃窗时,奥匈帝国的疆域图已经被密密麻麻的红笔标注切割。劳合·乔治用手指划过波西米亚的煤矿区,钢笔是南洋党“雅加达文具厂”造的,肖云海大使(联合帝国驻罗马大使,南洋党)送的“谈判专用笔”,笔尖在“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字样旁停顿:“奥匈解体已成定局,捷克斯洛伐克获得波西米亚西部,南斯拉夫获得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单独建国——但匈牙利必须偿还奥匈遗留的黄金集团贷款,刘本忠副董事长(黄金集团副董事长)在布达佩斯等着签字,用匈牙利的铜矿抵账,许德华大臣(联合帝国工业大臣,北方党)的鞍山钢厂正好缺原料。”
“的里雅斯特必须归意大利!”卡洛·阿尔贝托·迪·萨伏伊猛地拍桌,震得桌上的南方党“魔都瓷厂”茶杯作响——那是周伯宜党首(南方党党首)用棉布换的“会议茶具”,杯底还印着魔都的标记,“肖云海大使承诺过,南洋党会支持我们!邱瑞峰大臣(联合帝国海军大臣,南洋党)的印度洋分舰队已经在亚得里亚海驱逐南斯拉夫的巡逻艇,陈德康副党首(南洋党)还跟我们签了橡胶供应协议,用的里雅斯特的港口使用权换!”
南斯拉夫代表脸色涨红,手里攥着北方党“鞍山-1918”型步枪的说明书——许德华大臣送的“军事援助文件”,上面写着“每年供应5万支步枪,条件是保障北方党在波斯尼亚的铁矿开采权”:“的里雅斯特是南斯拉夫唯一的出海口!我们跟北方党签了铁矿协议,许德华大臣的钢厂要靠波斯尼亚的铁矿维持生产,你们不能抢走我们的港口,否则我们就断了铁矿供应!”
克列孟梭突然敲了敲地图上的摩拉维亚工业区,拐杖头的“鞍山钢铁”金属件划出刺耳的声:“法国主张摩拉维亚的斯科达兵工厂由法捷共管,我们需要重炮技术补偿战争损失——另外,南方党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棉布出口,必须跟法国商人享受同等关税,林建斌副党首(南方党副党首)上个月在布拉格的报价低得离谱,这是‘倾销’!”
李光端起冷掉的咖啡——华属东南非洲(首府摩加迪沙)产的咖啡豆,郭全铭大臣(联合帝国农业大臣,南洋党)按“特供价”供应,此刻却没了滋味。他抬眼扫过争执的众人,语气平稳却带着制衡的分量:“联合帝国可以居中协调:的里雅斯特设为‘自由港’,意大利负责管理,南斯拉夫享有优先停泊权,陈德康副党首的南洋商船可以免费停靠;摩拉维亚的斯科达兵工厂,法国占40%股份,捷克斯洛伐克占30%,联合帝国占30%,北方党出钢铁技术,南方党出纺织设备,赵文涛大臣(联合帝国商业大臣,南方党)的魔都纺织厂正好需要兵工厂的机械;至于匈牙利的铜矿,黄金集团可以宽限半年还款,用铜矿+小麦抵账,郭全铭的南洋联邦正好缺匈牙利的小麦。”
没人反对——意大利拿到港口管理权,南斯拉夫保住停泊权,法国占了兵工厂股份,联合帝国则攥住了技术和贸易特权。陈宏斌(北方党副党首)悄悄在笔记本上记录:“鞍山钢铁获斯科达兵工厂30%股份,波斯尼亚铁矿年供应量增至10万吨;南方党棉布获捷克斯洛伐克免税准入,年出口量500万匹;南洋党获的里雅斯特自由港3个泊位,橡胶转运效率提升40%。”
奥匈问题刚落定,保加利亚的疆域图就被铺了上来——地图是北方党“鞍山印刷厂”造的,许德华大臣用钢铁订单从俄国测绘局换的,色雷斯地区用黄笔标着“战略要地”。劳合·乔治率先开口,手指划过色雷斯:“保加利亚作为同盟国,必须割让色雷斯西部给希腊,爱琴海出海口由英国代管——埃利姆伯爵(印属亚丁湾总督)的印度军队需要从这里转运亚丁湾的石油,霍华德伯爵(印度帝国海军大臣)的舰队也需要希腊港口补给。”
“还要赔偿!”克列孟梭补充,从公文包掏出黄金集团的催款单,大卫·陈·斯坦利(联合帝国海外党党首)的签名格外醒目,“保加利亚欠协约国的战争赔款,用多瑙河沿岸的粮仓抵账,法国商人享有优先采购权——郭全铭大臣的南洋联邦也可以参与,用越南的大米换保加利亚的小麦,赵文涛大臣的棉布则可以换保加利亚的羊毛,大家各取所需。”
保加利亚代表斯托扬诺夫脸色惨白,手里的协议副本抖得像筛糠——副本纸是南方党“魔都纸厂”产的,周伯宜党首用三船棉布换的“赔偿协议专用纸”,上面写着“割让色雷斯、赔偿2000万华夏元、多瑙河粮仓托管10年”。“这太苛刻了!”他声音发颤,“我们的士兵已经放下武器,多瑙河粮仓是保加利亚唯一的经济来源,割让了,百姓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