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243章 打苞米茬谷茬烧火的年代

第243章 打苞米茬谷茬烧火的年代(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搞对象,周三子,滚蛋啊。哎呀,雨停了,咱走了。”

“滚蛋,那家军,咋让你先看工分呢?闹了半天,你是家军哥相好的呀?”

“周三子,你个瘪犊子。”小庆子说着就拿苞米杆子来打周三子。小庆子撵着打,周三子跑,在屋里没地方跑,就抓住这个人,躲一下,抓着那个人推着撞小庆子一下。弄得大家呼号喊叫。老徐大叔喊道:“看工分了,看工分了,可别闹了,别闹了,周三子,小庆子,人家都看完工分了,都要走了,咱还没看呢,咱看完也好走啊。一会儿,人家家军他娘该做晌午饭了,咱在这当不当碍。”

“我看分,我看工分。小庆子别打我,你再打我,我就不叫你给我当媳妇了。”周三子喊着就跑里屋把门关上了。小庆子,一看门叫周三子挂上了,打不着了,就喊着,该死的周三子,你等着,哪天你叫我逮着的,我不扒你的皮呢?

小庆子走了,大家看工分了。“家军,我怎么觉得我年前少个上江通拉草的工啊?”

“年前,缺个拉草的工,老徐大叔,年前是什么时候啊?”

“年前是什么时候,哪天,是几号,我还没记清,可我记得我拉草 的第二天是大寒,还差两天就过小年了。”

“哦,这个好办,你能记住关键的点就行,你拉草哪天,第二天的大寒,还差两天的小年。”我说着,就来查看时间,一看老徐大叔说的这一天是一月二十号,是腊月二十。再看记工本上有没有工,我看了老徐大叔,这天没记工。接着我再看工分大表有没有工,一看也没有。我就进一步问老徐大叔追问了,你去拉草,你跟谁的车去的,是谁派你去的?“谁派我去的,是郑三子。我跟的马车是老施的,去那天,是半夜走的,走的时候是四辆马车,我跟施老大的车,还有赵晓月的车,赵晓月跟着的小柱子。我们这两个车是上同江那边咱们的地蔷子了。那两个车是车队长和大张的,他们的车是上小干巴河子北边江心岛了,他们拉的是喂马草。我们去的地方拉的是苫房草。”

老徐大叔说的很细,听了,一查,属实。是打头的没给报工。

“诶,家军哥,你给我看看,我缺俩工。”

“你缺俩工,是什么时候工?怎么一下能缺俩工呢,你都干啥活了?”

“我缺 的两个工,第一个是给同江那边地蔷子,给看地蔷子的老孙头送过年吃的,那天是腊月二十六,还有三天就要过年了,队长给我说,叫我骑马驮着点吃的去。我去了,我当天去的,当天回来的。往回都天黑了。”

“那第二呢?”

”第二个是过了年正月初六,往公社送大队的秧歌队,那是一个队去一个马车。这是打头的郑三子叫我去的,他说队长让去的。

“好,那三子,你回头,过去,上我家那墙挂的日历上,翻一下,看看正月初六,是二月几号,是不是二月五号,是立春?”

“哎呀,家军哥,还是你去吧,我不识字啊。”

“哦,哦哦哦,我去我去,我忘了,你没上过学。我去我去。”我说着,去俺家墙上翻看了一下日历。一看对,就立刻把周三子的工给补记上了。

我给周三子看完工了,又看了十几个人的工,有的不缺工,不差工,他也想看看工分表,我也让他看看,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为他们大多都没上过学呀。但最难答复就是韩哑巴和韩贵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哑巴,一个是半语子。哑巴不会说话,也想问问工,他问工只靠手比划。要说一个工,就哇啦哇啦比划半天。

半语子韩贵,有语言,说事情,找工,只能一个一个字的嘣。但越是这样的人,我越要耐着性子,给他解释好。解释好,是我得职责。大家选我了,我就要为大家服务。况且,我心里想着要走了,我一定要把我负责这一段工记好。

天晴了,队里又刨苞米茬子了。刨苞米茬子,用刨锹,而不是刨镐,因为用刨镐,刨镐小,不能完整的把苞米茬子刨下来呀。用刨锹,刨,打头的领着,二三十人,一进地,就咵咵的刨起来,几分钟,刨过,就拉开距离了。那刨一天,手把不丁克的,也是累的够呛啊。但社员们,为了挣到工分,为了刨完,能分到一点柴火,那也是奋力拼搏呀。拼搏,我那是天天落后的呀。拉后,一里多地的垄头子,一起刨下去,就是一根垄带拐弯的,那等着打头的喊歇气了,我至少要拉四五十米远。

拉下,那就拉吧,一个拉着一个,等着打头的喊歇气了,拉后的就不歇气呗。不歇气,那个时候,生产队里干活,都是上午歇两气,下午歇两气,一天歇四气,,一次都是歇二十来分钟。可惜啊,有一大半的人是捞不到血气的。那当然,我也在其中了。

五六天过去了,苞米茬子刨完了,刨完就开打苞米茬子了,打,又打了两三天。打着,给社员们分着,分怕给社员分不够,那就又刨一部分谷茬。谷茬又折腾三四天。这才算完事。

苞米茬刨完了,刨谷茬也结束了,季节谷雨也到了,种大田也开始了。一天晚上了,老乡赵大爷来了,赵大爷来是叫我给他看信的,信是赵大爷关里山东老家来的姐姐来的,我给看了,我看完给赵大爷念了一遍。信的内容是告诉赵大爷山东老家允许做点小买卖了。关里家吃的烧的也行了,赵大爷听了很高兴。赵大爷说,咱这做小买卖,我看也快能放开了。俺爹说,放开那就好了,那就不用刨苞米茬子谷茬子了。赵大爷说,你看这一春天,为了弄点烧火柴,打苞米茬谷茬多费劲吧。

“俺娘说,国家形式变化也快,俺家军的同学,高中毕业就到七台河她亲戚家去了,在那刚一去不行,找活干都找不到,现在行了,她那天来了,说她在那遇到一些搞经济流通的了,她跟着人家也学会做点小买卖了。我看她是挣到钱了,她那天来,穿的是啥衣裳我都不明白,穿的可洋气了,她还想叫俺家军跟着去嘞。那天她和俺家军都说好了,就打算和俺家军一起走嘞。就俺家你二兄弟,不太同意,说,家军走了,俺这一大家子咋办呀?”

嘿嘿,那我看好办,家军出去了,能挣到钱了,那还不好办了。有钱了,买点煤烧,也不用打这包米茬谷茬了。俺爹听了赵大爷这话,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话是这么说,可这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万一挣不到钱,还耽误了家里的活计。”赵大爷拍了拍俺爹的肩膀,“老弟,现在这形势变了,咱不能光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你看人家山东老家,都开始做小买卖了,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咱这儿也能放开。让家军出去闯闯,说不定能闯出一片天。”俺爹皱着眉头,还是有些犹豫。俺娘在一旁也劝道:“当家的,要不就让家军试试吧,这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说不定真能成。”俺爹思索良久,终于点了点头,“行吧,那就让他去试试,不过得跟他说好了,要是外面不行,就赶紧回来。”我在一旁听着,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终于有机会出去闯一闯了,忐忑的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