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作风整顿(2 / 2)
\"为什么出警慢?\"他问中队长老郭。
老郭苦笑着拍了拍墙角的旧警车:\"12辆警车,7辆趴窝,剩下的5辆,不是发动机漏油,就是刹车失灵。上次追逃犯,车开到半路抛锚,嫌疑人跑进了玉米地,我们追了三公里才找到。\"
最让余良揪心的是基层民警的宿舍。在三楼最里间的储藏室,三个年轻民警打地铺,墙角堆着发霉的被子,唯一的风扇\"吱呀\"作响。
\"条件艰苦点没事,\"一个年轻的警察搓着衣角,\"就是...上回我妈来送换洗衣物,看见这屋,偷偷抹眼泪。\"
调研笔记记了三大本,余良的眉头越拧越紧。
警队的问题像一团乱麻:纪律松散、作风漂浮、装备落后、警民关系紧张...更棘手的是,有些人早已把\"混日子\"当成了习惯,甚至把\"关系\"看得比规矩重。
在全局全体民警大会上,余良把一摞调研报告摔在桌上。
\"同志们,\"他声音沙哑,\"昨天我去南环路社区,张大娘拉着我手说:'现在的警察,比我家那口老闹钟还难叫醒!'前天城西派出所,小偷偷了自行车,民警在屋里打扑克——这像话吗?\"
台下鸦雀无声。有人低头抽烟,有人抠着指甲,后排的老民警王建军直咳嗽。
\"从今天起,\"余良扫过众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
第一刀砍向值班制度。他在每个派出所装了考勤机,值班表用红纸打印,贴在派出所门口最显眼的位置;脱岗一次警告,两次通报批评,三次调岗。第一周,城西派出所的王建国就被\"抓了现行\"——他正在棋牌室打麻将。余良亲自把他带回局里,在大会上做了检讨。
第二刀砍向执法规范。他组织民警重新学习《刑事诉讼法》,请市局法制科的专家来讲课,要求所有案卷必须\"程序合法、材料齐全、逻辑清晰\"。技术室的监控坏了,他从市局争取了20万经费,限期一周修好;刑警队的旧警车,他跑遍了财政局、二手市场,硬是凑了8辆能跑的。
第三刀砍向警民关系。他在分局门口设了\"便民服务岗\",每天安排两名民警值班,专门接待群众咨询;要求户籍窗口\"一次性告知\",不让群众跑冤枉路;还把\"警民开放日\"定在每月15号,让老百姓进警营,看装备、提意见。
整顿初期,阻力比余良预想的更大。
老民警王建军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站久了腿就肿。他私下找余良:\"余局,我这把老骨头,跟不上新规矩了,能不能调我去档案室?\"
余良没直接回答,第二天让人给王建军的办公室搬了把带靠背的椅子,又让食堂每天给他留一碗热汤:\"王哥,您腿不好,别跟年轻人较劲。档案室那摊子,我让小张帮您盯着。\"
年轻民警小周的父亲重病住院,他急得团团转:\"余局,我...我请假期间工作怎么办?\"
\"工作我让老郭替你顶着,\"余良拍了拍他的肩,\"但你爸那边,必须去。\"
这些小事像春风化雨,慢慢融化了民警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