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孙策撤军(1 / 2)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罗裕心中的希望。他脸上的激动与紧张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眼神也变得黯淡下来。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一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刘颖搬出父皇的旨意,是委婉的拒绝自己,不想让自己太难看,看来她对自己没有那种意识,自己又何必强求呢!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声音沙哑:“吾……吾知道了。是吾唐突了,公主勿怪。吾…吾先告辞了。”
说完,他几乎是逃一般地退出了宫殿,脚步沉重得像是灌了铅。走到回廊下,清晨的冷风一吹,他才感觉到眼眶发热,心中满是苦涩——他知道,自己与颖儿公主,终究是无缘了。
翌日清晨,紫宸殿内香烟缭绕,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地排列在殿中,气氛庄重而肃穆。罗彦身着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文武,沉声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事要宣布——朕打算立罗凡为太子,待朕南征期间,由太子监国主持朝政。不知诸位对此有何意见?”
话音落下,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百官虽早有耳闻——毕竟罗凡灭魏破燕的功绩传遍朝野,立他为太子本就在情理之中——但此刻陛下当众提及,众人还是下意识地沉默下来,想看看其他同僚的态度。
就在这时,赵云一身金甲,大步走出列,单膝跪地,声如洪钟道:“陛下!臣以为,五皇子实乃太子的不二人选!他率军连续剿灭曹魏与燕国,不仅以最小损失拿下两国全境,还亲手斩杀敌国天子,更在战后仅用数月便恢复两地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文韬武略,放眼朝野,无人能及!立他为太子,既是顺应民心,也是利于社稷!臣赵云,恳请陛下立五皇子为太子!”
赵云乃是开国功臣,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他话音刚落,贾诩便随之出列,躬身道:“陛下,赵将军所言极是。五皇子不仅战功卓着,更懂得体恤百姓、安抚民心,此前在魏、燕两地推行的赋税改革,既增加了国库收入,又减轻了百姓负担,可见其有治国之才。立他为太子监国,可安朝臣之心、定天下之念。臣贾诩,支持立五皇子为太子!”
随着两位重臣表态,大皇子罗捷立刻出列,躬身道:“父皇,五弟功绩卓着,能力出众,儿臣以为立他为太子理所应当,儿臣支持!”罗逸也随之颔首:“父皇,儿臣附议,支持五弟为太子!”
罗裕站在列中,虽心中仍有失落,却也知道此刻并非意气用事之时。他深吸一口气,走出列,躬身道:“父皇,五弟有勇有谋,无论是领兵打仗还是治理地方,都远胜于儿臣。立他为太子,是为大炎江山着想,儿臣支持五弟为太子!”
三位皇子接连表态,百官见状,纷纷明白此事已成定局。先是几位尚书出列支持,随后各部官员、地方督抚也纷纷躬身:“臣等支持立五皇子罗凡为太子!”一时间,殿内响起整齐的附和声,震得檐角铜铃轻轻作响。
罗彦看着殿内齐心协力的景象,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缓缓点头:“好!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那朕便下旨——五皇子罗凡,文韬武略,功绩卓着,体恤百姓,堪当储君之任,即日起立为太子,监国理政!”
“陛下圣明!”百官齐齐跪地,高声行礼。
罗凡站在皇子列中,上前一步,跪地叩首:“儿臣谢父皇恩典!儿臣定当尽心竭力,监国理政,辅佐父皇,守护好大新帝,不负父皇与百官所托!”
“起来吧。”罗彦抬手示意,目光落在罗凡身上,满是期许,“日后朝中之事,汝要多向贾诩、赵云请教,也要多与汝的三位兄长商议,切不可独断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