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既生哲,何生绍!【22】(2 / 2)
“替准备一份厚礼,恭贺左将军为大汉再立功勋!”
见他这么一说吕布不发一言,只是默默的走出了郡府。
唉,谁让他是魏哲是手下败将呢。
先前他还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势呢,现在一听说魏哲的战绩顿感索然无语。
没办法,太打击人了!
……
与吕布相比,袁绍的心情就要复杂多了。
惶恐,错愕,震惊,诸般种种,袁绍甚至自己也说不清楚。
良久之后,书房方才传来一阵轻叹:
“既生哲,何生绍!”
不过很快袁绍便回过神来,立刻面色冷冽的让人将屋内的婢女处理了。
随即他方才将审配、许攸等人招来商议对策。
“撤军吧!”只见审配委婉道:“战机已失,再战无益。”
郭图这次难得没有和审配唱反调,赞同道:“与其徒劳无功,不如来日再战。”
袁绍闻言顿时眉头紧皱,显然是不甘就此罢手,于是转头看向许攸、逢纪。
可逢纪同样满脸愁容,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说来这次伐魏不利也算是袁绍自己埋下的祸根。
由于他为了上位冀州牧与冀州士族妥协过多,导致地方士族自主权大大增强。
这种模式平日里看起来没什么,甚至士族还会主动帮袁绍维持地方,输送粮草。
甚至袁绍麾下的大军有不少都是冀州士族的私兵义从,大大降低了养兵的耗费。
可是一旦遇到了硬骨头,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暴露无疑了。
就比如这次攻打魏军治下的河间国、高阳郡、中山国,由于魏哲早有准备,调动了大量的屯兵在三郡前线镇守,结果袁绍下令前方便陷入了苦战之中。
少量府兵加大量屯兵的配合,导致魏军并未选择一味苦守,而是主动防御。
甚至有时候发现袁军战线漏洞,他们还会反攻回去,占据冀州郡县。
一来二去,三郡边界的战场几乎成了一片绞肉机。
打到此刻魏军的屯兵意志还勉强能坚持,但冀州这边的袁军就有些撑不住了。
尤其是冀州各家士族的私兵,甚至已经陆陆续续的出现了溃逃现象。
毕竟袁绍纵然和士族妥协,可终究没有像东吴那样实行“奉邑制”。
在这种情况下损失只是袁绍的疆域,士族自然不愿意拿自家私兵去拼命。
而没有了冀州士族的支持,袁绍想要发动反攻显然是天方夜谭。
他若是能强力压制冀州士族,当初也用不着背信弃义的谋害韩馥上位了。
对于这一点,许攸其实也很清楚。
见袁绍依旧犹豫不决,许攸当即直言道:“如今前线军心不稳,州内人心动荡,确实不宜再战。攘外必先安内,明公当以大局为重才是!”
此言一出,袁绍心中顿时一凉。
确实,当前必须先安抚好冀州内部,否则他连冀州牧都坐不稳更别说反攻了。
说白了,袁绍还是习惯士族那一套模式。
在这种政治模式下,袁军战斗意志怎么可能比得上变相授田的屯兵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官渡之战中输给曹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