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天禧纲 > 第71章 漆器博物馆

第71章 漆器博物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是在十六世纪末,一艘从日本出发的商船在东南亚某个海域遭遇热带风暴,悄无声息地沉入海底。这艘船装了什么、沉在何处,历史上从未记载,更无人追查。直到十九世纪末,海底寻宝热一度席卷全球,一群贪婪的探险者驾着观测船,在古航道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竟用声呐找到了这艘沉睡了两百多年的沉船。

可是深海打捞哪里是仅凭勇气就能办到的?他们辗转找到史密斯教授的东方艺术研究所,提出双方合作。他们声称只为求财而来,对船上的文物毫无兴趣,只要教授同意对船上的打捞物估值并分给他们一半,便将沉船坐标与观测船一并奉上。

史密斯教授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古代日本远航贸易的船只本就稀少,若真是倭国船只,船上遗存的物品将极具研究价值。更何况,给这帮人的酬劳取决于货物价值,多寡都是净赚,何乐而不为?更何况,这些探险者已经完成了最耗时枯燥的定位工作,研究所介入不过是顺理成章地 “摘桃子”,成果指日可待。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进入实质打捞阶段。正如教授所料,凭借研究所的专业实力,打捞过程异常顺利。当沉船残骸浮出水面时,史密斯教授更是喜出望外,船中货物远比预想中的丰富。虽大部分是铁器与刀剑,经海水侵蚀早已残缺不全、黏连成团,根本无法分离,但一个密封极好的货舱里,竟藏着满满十几箱漆器。想来货主对这批漆器极为珍视,竟用蜂蜡密封储藏,在水下几百米的高压环境中保存得完好无损。货箱打开的刹那,漆器色泽如新,连描金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让所有打捞者都狂喜不已。

这十几箱漆器品种繁多,从提篮果盘到发簪汤匙,大到一人高的屏风,小到指尖能握的匣盒,林林总总竟有一千两百件之多,造型精巧,工艺绝伦。专业机构估值时,给出了近三千万英镑的天价,探险家们如愿分得一千五百万英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可如何安置这批漆器,却让史密斯教授犯了难。按理说,运去日本大阪的漆器博物馆收藏最为合适,可日本政府有规定:国内具有历史价值的漆器永久禁止出境。这批漆器一旦入境,便再也无法在其他地方展出。这显然违背了研究所“收藏、展出、交流”的宗旨,教授因此顾虑重重。

正当他左右为难时,新加坡一位财团大佬找上门来。此人痴迷日本漆器,自身收藏颇丰,得知这批沉船漆器的消息后,竟自愿捐献市中心一栋建筑,专为这批文物建造小型博物馆。“建筑产权与漆器所有权全归研究所,我只求能随时观赏、近距离研究。”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史密斯教授,这批漆器本就是销往东南亚的商品,留在新加坡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在新加坡闹市区拥有一座属于研究所的场馆,诱惑实在太大。

此事还曾一度登上世界各大报纸头条,开馆时参观者趋之若鹜,盛况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可此刻,史密斯教授完全想不通,马骉为何突然提起这两座博物馆,还说它们“重复”?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爬上心头。

史密斯教授试探着问道:“马局长怎么想起这两座博物馆了?莫非有合作的机会?”

马骉又露出那标志性的阴笑:“嘿嘿嘿,没什么。只是觉得两座馆都在亚洲,题材类同,有些浪费罢了。”

史密斯教授更糊涂了:“两座馆虽同属亚洲,却一南一北,相隔万里,说类同未免太牵强了……” 他正想追问,马骉却突然转了话题。

“听说你们来见我的路上,遇到些麻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