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死而不僵(1 / 2)
作为导游,丽娜今天的状态格外好,好几次讲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连她自己都被深深感染,沉浸在那些久远的岁月里。此刻闭馆时分,她余兴未消,脸颊还带着兴奋的潮红,声音依旧高亢清亮:“阿波罗先生,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啦!可馆里还有好多文物的趣事没来得及跟您说,实在太遗憾了!希望您明天还能来,我接着给您讲那些没说完的故事!”
熊赳赳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含糊地点头应付,语气里藏着明显的敷衍:“不错不错,今天算是大开眼界!” 说着,他手一掏,从衣兜里摸出一叠厚厚的钞票,直接塞到丽娜手里,“丽小姐辛苦了,这点心意你收下。”
丽娜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 “谢谢!谢谢太阳神先生!您太慷慨了!”
熊赳赳却头也不回,脚步又快了几分。在博物馆转悠了整整一天,他早就耐不住性子了。虽说丽娜讲得生动,可他全程只能当听众,跟在后面听她一个人滔滔不绝,既插不上嘴贫几句,还总被一些专业术语绕得头昏脑胀。对爱热闹、爱耍嘴皮子的他来说,这简直是种煎熬,心里早就悔得肠子都青了:好好的一天,怎么就浪费在满是老物件的展馆里了!
反观齐立昂,今天的收获却大得让他心潮澎湃,那些原本只在教科书、考古文献里见过图片的文物,此刻竟在展厅里一一见到了实物。书本上的知识,也在这一刻有了具象的印证:就像最后逛的瓷器展馆,他终于亲眼见到了汝窑 “雨过天晴云破处” 的釉色,那是种带着柔光的青绿,温润得像初春的湖水;也看清了汝瓷底部支钉烧法留下的细小支钉眼,比文字描述的更精巧;定窑白瓷的灰白胎体、元青花国产钴料在胎上晕染的层次、明代梅瓶历经百年依旧莹润的光泽…… 每一样都让他着迷。
只可惜,今天他是以游客身份来的,身边还跟着熊赳赳这个 “累赘”,根本没法静下心来逐件研究,只能跟着丽娜的脚步 “走马观花”。准确说,连半圈都没走完。三层以下的展厅,还有不少角落没转到;更何况丽娜带的本就是 “游客热门路线”,为了勾起大家的兴趣,总会跳跃着找那些有故事、好讲解的文物,许多更具研究价值却 “没话题” 的藏品,就这样被忽略了。
不过齐立昂倒也释然:今天第一次来,先大致摸清展馆的布局和藏品脉络,反而更有意义。等今后遇到相关课题,再来这里针对性地仔细研究,反倒能事半功倍。他转身对着丽娜礼貌地道了谢,才快步去追已经走出展馆大门的熊赳赳。
展馆外的广场早已没了白天的热闹,稀稀落落的游客正朝着各自的停车位走去。夕阳已经沉到西山背后,只在山顶留下一道淡淡的金色光晕,将天空染成了柔和的橘粉色。两人在停车点拦了辆出租车,熊赳赳早就累得脚软,一上车就靠在椅背上,头一歪,没多久就呼呼睡了过去。
一路无话,出租车在华灯初上时,稳稳停在了 101 大厦的酒店门口。齐立昂半扶半拽着哈欠连天的熊赳赳回到房间,刚推开房门,一股异样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里一片狼藉,餐厅的餐桌竟被砸得粉碎,歪斜地倒在地上,杯盘碎片撒了一地。
齐立昂心头猛地一沉,暗叫不好,拔腿就往教授的房间跑。刚跑了一半,教授房间的门却突然打开,哈罗德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
齐立昂急声问道,“哈罗德,怎么回事?教授还好吧?”
“他很好。” 哈罗德沉声回应,“教授正在休息。”他侧身让出半个门缝,齐立昂连忙探头去看,只见史密斯教授半靠在床头,双眼轻闭,呼吸均匀,显然没受影响。他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稳稳落了地。
哈罗德轻轻带上门,转身走向旁边的客厅。跟在后面的熊赳赳这才看清屋内的景象,顿时咋咋呼呼地喊起来:“师傅!这是咋了?光天化日之下遭贼了?也太嚣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