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交流会(2 / 2)
1933年《傻仔洞房》开启香港有声片时代,1934年《战地归来》为抗日题材代表作?。
1937年抗战爆发后,蔡楚生等上海影人南迁,推动粤语片革新运动?。
1950年代以戏曲片为主,如《帝女花》《紫钗记》,任剑辉、白雪仙等演员走红?。
邵氏兄弟公司1958年《貂蝉》打开东南亚市场,李翰祥执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创票房纪录?。
1966年张彻《独臂刀》确立暴力美学,1971年李小龙《唐山大兄》开启真功夫片时代?。
1978年袁和平《蛇形刁手》奠定成龙式喜剧功夫风格?。
1979年,章国明《点指兵兵》、徐克《蝶变》、许鞍华《疯劫》、翁维铨《行规》四部处女作横空出世,标志着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正式诞生?。
基本情况就是这些,欢迎大家提问。”王云轩伸手示意。
这个年轻人对香江影史如数家珍,有点东西。
这是在座大部分人的心声,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有一位导演站起来提问:“请王导说一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喋血双雄》的创作历程。”
看来大家对我还是不太放心。
王云轩听出了话外音,笑道:“《喋血双雄》这部剧本,是我呕心沥血,花费了七天七夜创作出来的!”
什么?
七天七夜就创作出来了?
真的假的?
在座的各位导演差一点惊掉下巴。
他们其中很多人写一个剧本要耗时很久,经常会听到某某某导演七年磨一剑。
“真的假的,你不会是蒙我们吧。”提问的导演不可思议。
“当然是真的,王导是香江天才编剧,他一部剧本至少要卖50万!”傅奇替王云轩正明。
50万!
我的老天爷啊!
几辈子能挣到这么多钱!
这一刻,大家看向王云轩的目光全变了,充满了惊叹与崇拜,当然也有不屑一顾的,认为王云轩故意显摆。
“请问电影里汽车爆炸,那汽车如何做到和真的一样?”有人提问。
“那就是真车!”王云轩潇洒的笑了笑。
“真车?”
“那可是奔驰,听说那车老贵了!”
王云轩的话再次惊碎一地眼镜,这次所有的人都熄火了,不想再自取其辱。
见无人提问,总局领导笑道:“王导,你是国际大导,请你给国内电影一些宝贵的意见。”
“我觉得咱们大陆的电影需要改革。
我听说国内电影“统购统销”,制片厂一部电影最多卖到120万,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人家美国的电影公司与电影院实行票房分账模式,电影上映第一周片方拿百分之70,有的大片甚至能拿百分之八十,第二周是百分之六十,以此类推。
大陆电影要想发展,应该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向世界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