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大明第一头铁(2 / 2)
这样的人,自己必须为伯爷争取一番,让他成为自己人。
“你是要我儿去西北西南?”海老夫人问道。
“并非是我要汝贤兄去西北西南,也并非是伯爷要他哪儿。这些地方,无论汝贤兄应不应下来,伯爷都会前往边塞,坐镇一方,让一方百姓,享受太平。我看汝贤兄一表人才,是国家栋梁,虽然不曾入仕,却有拳拳报国之心,此番正好为大明多做一些实事。”
戚继光摇摇头,要是陆子吟真不想去边塞,不过是一句话的功夫。可陆子吟的性子古怪,他从不走寻常路,走的都是寻常人认为他不会做的事情。
自己不能
跟随,这海瑞若是能去,或许能够派上用处。毕竟是陆子吟提了一嘴的人杰。
海瑞却是颇为沉默,这是理学兴盛的大明,朝堂上的公卿大臣再不济也是举人出身。自己区区一个秀才,又是琼州人士,怎么就被的远在天边的平西伯看重?
他不明白,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要迈出这一步。他现在已经三十四岁,不再年轻。科举取士,有的人能够二十岁便中举,中了状元,偏偏自己中不了举人。
“海老夫人,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您也帮着想想。无论是去与不去,都很关键。”戚继光心急如焚,知道这件事情办好了,陆子吟必定高看自己一眼。自己自从继承登州卫指挥使之后寸功未立,若非陆子吟提携,自己现在还在登州。
有恩必报是他的准则,他更知道陆子吟这样的人在哪儿都能够成事,现在不抓紧时间,紧紧抱住陆子吟的大腿,日后在朝堂上面也算是有了靠山。
“在下不便叨扰太久,只在琼山呆三天,三日之后处理完公务后,便会前往江浙。”
他这一次南下自然不是为了海瑞而来,他的另一个任务则是从两广招募部分水手,避免大明日后的海军当中,江浙福建,以及山
东人太多的问题。
从各省募集兵源并不能改变
现在大明还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可能,陆子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的为改革海军,打下基础。
两广山东,跟江浙南直隶的人利益不一致,大明才能从中渔利。
募兵,才是大明此刻重中之重!
戚继光离开之后,他身边的甲士也纷纷告退,只剩下海老夫人跟海瑞两人面面相觑。
还是海老夫人开口问道:“你想要北上吗?”
她多年以来以身作则,讲的最多的便是忠君爱国孝义不可缺。现在莫说是国家有难,便是寻常人相求,她都不会拒绝。
被她一手带大的海瑞也是如此,无法为国尽忠之前,便将孝做到了极致,几乎病态。
而这也是陆子吟只是顺带一提,并非真正准备邀请海瑞的原因,是金子总会发亮,不需要自己,海瑞就能崛起,成为大明肱骨。
而且海瑞年纪不小,已经有了固定的世界观,这样的人很难改变。忠君爱国,这是陆子吟最不信的话,他是大明最大的反贼,而非忠臣。
但他随口一说,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