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严嵩也要合作(2 / 2)
严嵩苦着一张脸:“我?我算什么。大明上有陛下,下有百姓。老朽缝缝补补,日思夜想的是让大明百姓过上好日子。而这一切,眼下全看侯爷,而非老朽。”
他好似很委屈,好似真正能够做好此事的人是陆子吟一样。
偏偏陆子吟知道严嵩想的是什么,他不笑了,收敛笑容道:“我大明大多百姓无地,能够缴纳的税赋却是极为有限。此番迁移他们前往辽东,是我负责。但这些百姓从何而来,全看阁老。”
“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乃至江西,都是人口大省,土地兼并严重。不用阁老清
查本地土地,单单是将这些流民,佃户送到辽东,便是大功一件。这份能够名留青史的政绩,阁老要还是不要?”
“出门在外,迁移百姓的衣食住行如何安置?”严嵩问道。
陆子吟想了想:“先将流民,百姓青壮集结,将他们编制成军,随军供应后勤。每占据一地,便让他们开垦土地,按照军籍安置。”
“等到秋收后,这些军籍全都归于民籍,按县村直接设立行政单位。”陆子吟侃侃而谈,说得严嵩眼前一亮。
他擅长讨好皇帝,最会的便是察言观色。他稍微一想,就知道陆子吟的建议很精妙,跟他们在陕西行都司安置移民的方式一模一样。
“要多少人?”
“多多益善。”
陆子吟平静回应。
后世东北地区人口减少,是高度工业化后,失去工业的结果。当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之后,人口减少成为必然。
但在这个时代,大明最需要的人口类型就是农民以及手工业者。前者耕种土地,后者提供商品,要到工业晒带,彼此之间的平衡再会被打破。
当下大明只想拥有更多的农业人口,增加大明的税赋。
“侯爷跟陛下说得人数是多少?”
“五百万起。”
“那一千万
?不止是迁移到辽东,还有西北。”
陆子吟端起茶的手顿了顿:“不行,西北土地不够多,也不够富裕,容纳不了那么多人。迁移百姓,我倒是还有一些不错的去处,但不是现在。”
严嵩却是不管这些。他只在乎迁移百姓后,这些百姓缴纳的税赋。五百万百姓,就算平均下来一人只有一两银子的税赋,那也是凭空在大明的税赋上面增加五百万两。
而且这一数目只会多,不会少。
这就是功绩,独树一帜的功绩。
“那就先二百万,海船这块,调度我不懂。但老朽能够肃清地方,此番若是有人从中渔利,杀无赦。”
严嵩肃然,心中盘算着自己这一次也算不亏。虽不知道陆子吟跟徐阶达成什么协议。
但在迁移百姓这一块,他总归是要跟自己合作的。
“我会调遣一些老卒负责此事。沿途都会准备好衣食住行,尽可能的不死人。”
迁移百姓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即便是陆子吟,也没把握一个人不死。
这年月,就算是行军,也会出现一定数目的伤亡。
更别说迁移百姓,一旦出现水土不服,就会死人。
如何降低死亡率,这是一个大问题。
尤其是随后迁移的老人跟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