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南下(2 / 2)
按照规矩,重臣到地方任职,是需要去拜见皇帝,一来谢恩,二来给予皇帝信心,告诉皇帝自己接下来会做些什么。
但这些都被省略。
陆子吟知道嘉靖一向不喜欢自己,便不去触霉头,跟朱寿瑛告别之后,便从京南进入运河,一路向南。
船只在运河当中穿梭,却见不到十年前繁华似锦的样子。
随着海贸不断增加,京杭大运河的存在感也在不断下降。运河能够运载的物资始终有
限,比不上海贸。
只不过一些运河沿岸,在长江黄河上的货运,仍旧需要内河运输。
海贸是需求,内河运河也是需求。只不过海贸正在取代,大宗交易走得都是大海。
海上贸易蓬勃发展,但比走运河到南京,还是要略远一些,需要走天津卫,出渤海,绕行山东半岛,再往南进入长江。
前后不过数日,陆子吟已经抵达南京。就这,已经算慢了的。若是一路疾行,速度还能更快一些,但没什么必要。
时值冬日,北方不适合作战,南方也不太适合。南方湿冷,在屋子里面都觉得冷,更别说是在屋子外面。
这是大明,寻常百姓还没有富庶到人人能穿羽绒服的地步。大明上下,看似繁花似锦,百姓的日子却是不好过的。
苗人叛军装备差,物资匮乏。哪怕是拿下铜仁府也改变不了局势,湖广富庶,单纯是粮食多,而非物产丰富。
铜仁这样的地方更是山区,地势险峻,物资运输极为困难。
不然的话,铜仁也不会还是土司掌管大部分土地,而非大明直辖。
这个年代,铜仁府这样的地方就是朝廷用来发配官员的穷乡僻壤。若非苗人叛乱,皇帝一辈子的目光都不会落在铜
仁府。
冬季作战,优势在大明,但打不得。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想要破敌,就得拖下去。钱粮大明不缺,国库没钱,那是国库。地方上是有粮食的。
想要钱的话,更是简单。这一次严嵩请旨,为的便是让江南赋税尽快完成改革。甭管大明赋税是否合理,能够从士绅,以及海商手中收到钱,就足以让新军在南方完成改革,顺势将叛乱土司全都消灭掉。
严嵩眼下就在南京,圣旨走得比自己还快。
江南此刻,应该大多数人都知道了自己即将南下,担任多省总督一事。
等抵达南京的时候,陆子吟已经将一切梳理完毕。他并未急躁开战,而是书信俞大猷,张居正等人,让他们磨刀霍霍,先整备军士。
新军在江南不过三万人,其中半数都在浙江,不能轻易调动。剩下一万五千人八千在四川,湖广只有七千。
这一数目还没有资格发动决战,将土司一举击溃。
用这个冬天将长沙府,成都府的军户改革完毕,才是当务之急。
钱粮不缺,自然要把心思用在正事上面。
叛乱是无根浮萍,到了春天春耕,人人都想种地的时候,大明军队才会出动。
现在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