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激增的赋税(2 / 2)
现在朝廷
赋税大增,与其让陆子吟去做那个好人,不如自己去做。
这算是皇帝对自己的补偿。
“阁老运筹帷幄,如此一来,我大明日后百姓日子好过,全是阁老的功劳。”
“此乃小事,南直隶的话,你认为会有多少赋税?”
“应该会有五百万两白银吧?”
鄢懋卿略微想了想:“南直隶土地人口都远胜于江西,尤其是苏州扬州等地,一向是税赋大地,若是能够清查,绝对能够成为朝廷的税赋重地,超过北边。有宗室,勋贵协助,结果已经出来了。”
这并非玩笑,而是大明低赋税,高苛捐杂税下,做生意稍不注意就会亏本。尤其是那些横行各府县,繁华地区的税关,收到的钱并未进入户部口袋里面,却成为百姓负担。
走私,大明南北都在搞,只是对象不一样。现在北方被遏制住,草原姓陆。
现在海贸也被遏制,只不过海贸牵扯的人太多,陆子吟也没办法杀个万把人,请江南士绅看看自己的坟应该立在哪儿。
没有威慑,江南士绅对陆子吟的恐惧远远不如忌惮。
严嵩这才敢上下其手,利用忌惮牟利其中。
士绅早就没有靠山,徐阶不开口,严嵩代表的皇权步步紧逼,一旁还有勋贵在
虎视眈眈。
由不得他们不动手。
勋贵跟宗室一样,是嘉靖第一批打击的对象,日子很不好过,巴不得江南士绅跟自己一起吃糠咽菜。
凭什么自己好日子到头了,士绅还能吃香的喝辣的。
大家都是大明百姓!
“结果还早,等江浙等地赋税出来,再报上去一个总数。现在公主钱庄各地开花,几张轻飘飘的银票便是全部,也算省事。”
“除了江浙等地,福建两广的赋税也要一并报上去。随后是湖广云贵川。”
严嵩野心不仅仅如此,他在等,等陆子吟平定苗人叛乱,到时候局势缓解,嘉靖三十年的赋税情况会好看的多。哪怕不看海贸,商税,大明的日子都能好过起来。
更别说眼下大明赋税都是商税撑起来的,海贸也是重中之重。
自己总算可以扬眉吐气。
“陆子吟什么时候离开?”
“明日一早他便领兵向西,他将南京一应事务都交给了魏国公。”
鄢懋卿赶紧回答,很清楚陆子吟的行程。
“大军平定湖广等地苗族叛乱,铜仁府现在又分属于贵州,钱粮不能短缺。他要是什么,你就给他们什么。”
“下官明白。”
“明白?你不明白,我在此间待不了多久,朝臣应该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