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一切都不一样了(2 / 2)
短短时间,他们见到了播州城前所未有的繁华。
在下午的时候,还有官吏沿街大喊:“大明圣天子,三省总督平西侯有令,播州奴隶尽数归于民籍,从今日起造册后,愿意迁移他处的人赏银五两,佃租百亩土地,耕牛羊羔,今岁房屋口粮由大明官府给予。日后若有钱财,可以自行赎买土地牲口。”
奴隶解放,迁移佃户。
陆子吟什么都没说,他用一系列手段,轻而易举的让播州已经上下
分割。辅兵跟百姓一样,已经奔向新的生活。
唯独这些下跪的播州杨氏族人,现在仍旧惶恐不安。他们都是杨烈的近亲,跟那些泯然众人的播州杨氏族裔完全不一样。
是诛九族,必死的那一部分人。
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下跪。
同一时刻,跟杨虎关系不错,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已经都被关押起来,正在严家拷打。陆子吟对这些对抗大明的人没有任何温情脉脉,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
这个时候最不能有的东西就是仁慈。
相比被被官起来,他们宁愿跪下去。
可直到日落,也没有任何官员多看他们一眼,哪怕有老弱病残晕倒,也没有人关心。
这让播州杨氏的人们心中愈发惶恐,生怕下一刻就是抓捕的命令。
实际上,陆子吟压根没空理会他们。
播州初定,随着解放奴隶,迁移百姓的行政命令下达,总督府立马变成最繁忙的地方。
奴隶们边哭边笑的办理户籍。他们几乎都不识字,甚至连大明官话都不太会说,仍旧是拖家带口的到来,小心翼翼的捧着身份凭证。
而在一边,堆放老高的铜钱不断减少。
跟辅兵一样,这里的百姓大多是都不认识银子,他们宁愿要
铜钱,也不要更轻便的银子。
一个人五两,而非是一户人。
陆子吟太清楚这些百姓的成色,一个人五两银子不足以让他们心动冒险去北方。这里不是大明的核心区域,百姓对新军的接受程度不高,只能利诱。
眼下花钱迁移,并非常态,而是针对这些无产的奴隶。
他们连佃户都不如,一家老小都没有自由,是别人的财产。
此刻迁移,他们连下一顿吃什么都搞不清楚,自然对千里之外惶恐万分。
至于奴隶都有子嗣,倒是正常的事情。
奴隶是财富的一部分,让财富繁衍增值,是每个奴隶主都会做的事情。
无论是让他们一年吃几顿好的,还是给他们娶妻,繁衍后代,都是手段的一部分,而不是奴隶主有了善心。
奴隶的孩子,还是奴隶,归属权在奴隶主手中,是财富的一部分。
古往今来的经验告诉奴隶主们,想要奴隶听话,除了画饼之外,还得给他们自由枷锁,让他们甘愿为自己做事,而非反抗。
奴隶一旦有家有室,便不敢反抗,更不敢逃走。
一旦奴隶逃走,立马会祸及家人。
时间长了,播州社会稳固,奴隶也有子嗣。
眼下大明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