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反对者(2 / 2)
“不!”
孙应奎终于表现了自己激进的一面:“未来的大明,应当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都有书读。三年只是开始,等到大明有足够的老师的时候,当延长教育时间。对六年,九年教育的学生进行一定补助,而非是让
其自费。”
大明很富有,但那是对于国家而言。大明百姓很穷,口袋里面的银子只够自己日常花销。
眼下大明对学生的要求极低,实行的是识字就行,教育谈不上质量。毕业的人只能达到能够读书识字的地步,想要进一步读书,那就得花钱。
大明的财政还没有富裕到能够免费教育六年的地步。即便是三年,也是大明只需要老师提供稳定的俸禄。
这些银子本就是从优待士绅当中抠出来的,现在用在士绅出身的老师身上,并没有花费朝廷太多的银子。
“这倒是不错。”
前任礼部尚书严嵩笑呵呵的拍手:“此事我在礼部的时候,便草拟了一份大纲,准备在完成第一批基础教育之后,尝试进行。”
在场的诸多阁老一下子就明白了,严嵩是支持改革的。
至少眼下他是支持的。
基础教育能够改,为什么科举不能改?
大明朝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改便改。什么祖宗之法不能变,都是保守派的措辞。
更让保守派绝望的是,他们面对的是嘉靖皇帝,以及大明平西侯。
嘉靖从不循规蹈矩,其人一直都将文官视作是自己的敌人,而非良师益友。如此情况下,嘉靖根本不听
文官的话,反而时常反其道而行之。
大部分时候,文官不让做的事情,都是对皇帝有好处的事情。
平西侯就更不用说了,此人比嘉靖还要厉害。其人在地方上为官,朋友极多,便是朝堂上面的阁老们,也没几个敢得罪他。
不少人为了身后事,都主动跟陆子吟处好关系。
眼下遇到跟陆子吟有关,礼部尚书跟内阁首辅支持的科举改革,一群人说绝望倒也不尽然,但他们的的确确没有任何阻拦的可能性。
即便是自诩文官领袖的徐阶此刻也不说话了。
科举改革,文官收到的影响最大,他明知道陆子吟并非是因为针对自己改革,却也不免怒气腾腾。
身为文官领袖,寻常时候装死也就罢了。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还装死,那就真的死定了。
“此事事关重大,必须慎行。学校的制度要慢慢改,科举一事更要慢慢来。”
徐阶深吸一口气,站出来成为唯一一个反对的阁老。
“徐阁老,平西侯的建议是在科举当中增添医科,工科,并且增加数学。主体自然是不变的,还是圣人之言。”
“我大明举人秀才不通数学,仓促修改下,必然民怨沸腾。”
徐阶寸步不让,这是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