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乡试(2 / 2)
陆子吟视若无睹,人应该为自己负责。能够在考试的时候喝酒,可见其人也未必将考试放在心上。
这样的人当官,对大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海瑞更是平静对待,这样的人
,他见的更多。
陆子吟只有一次科举经验,他有很多次,看过人间百态。
等到第三天下午,来自于安南,以及大明的士子终于松了口气。
尤其是大明士子,他们算是第一批异地科举的人。哪怕是中举,也要为地方服三年,当三年老师后,才会获得其他职位。
当然,他们若是中举,成为举人,进士,就算是充当老师,权利也是不一样的。
秀才是老师,举人可能就是免小组组长,某个学科的负责人。
进士直接就能当小学初中的校长。
安南的读书人实在是少,愿意安心教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些从大明江南的士人,听说立马就能科举,也顾不得签订三年的合同后会在安南呆三年,更不在乎安南的科举跟大明的不一样。
他们在乎的是举人身份,是做官的凭证。
而不是什么题目不一样,安南是蛮荒之地。
他们都是卷王!
卷王并不会担心考试难度,他们担心的是比自己天才的人太多,就算自己努力,名额也是固定的。
这样一来,甭管自己在优秀,只要遇到更优秀的人,自己都会折戟沉沙。
大明科举就是如此残酷,自诩才学惊人的人,反而容易遇到更多天
才。
尤其是江南富庶,文风鼎盛。此地百姓将做官行商挂在嘴边,人人想的都是同一件事情。
出人头地。
“张兄,这一次你考得如何?”
同样是浙江人士,几个举人操着大明官话,艰难的沟通。
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很接近,都是带着口音。
但在这个时代,只需要交流就行了。
即便是陆子吟在推广大明官话,也没办法统一读音,而是让交流变得更加简单。
口音可能不一样,但文字是一样的,这就够了。
“这一次的四书五经比浙江府试简单一点,但越是简单,想要出类拔萃越不容易。其他科目,除了医科,都不简单。”
“哪怕是死记硬背发的历史跟地理,都有许多陷阱。”
“北直隶的府有那些,列举一个大概的建成时间。这一题虽然简单,但我没回答上来。”
“可惜靠的不是浙江。”
他唉声叹气,这样的题目,也就陆子吟会出。
大明其他人根本不会这么缺得。
“这一题目实在是难,我浙江人,哪知道北直隶的情况。”
“江浙人不能再江浙做官,要么向南要么向北,知道风土人情多一些,也是好事,今夜喝一杯吧,好好歇息一下。”
“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