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活太岁 (一)(2 / 2)
下马进了店,点了热汤边喝暖着手脚,边商论了解到的大致案情,名为李端的寺员呼着热气说道:“你们不觉得公文中记载的有一处奇怪地方?”
“你指哪里?”另一个称作贾云生寺员问道。
“案发地点在津州郊外的燕河边,那个地方离北宣将军士兵驻扎的军营距离颇近,受害人被袭击时总会发出喊叫或者挣扎的动静,那军营附近巡逻的士兵怎么没有没听到?”李端猜疑说道,“仵作没有发现口鼻被蒙盖的痕迹,难不成那些人都是哑巴?”
这也是靳清平十分想不通的一点。
几人来津州,正是因为这件离奇的案件,最初是一名赶路的行人在途中取水时,无意发现燕河旁的杂草丛中有一个农夫装扮的尸体,惊慌爬走去县堂报了案,县堂中人赶到一看又惊讶又奇怪,草丛中的人身上皮肤完全变了个颜色,赤红发紫,全身还有不少地方溃烂留着脓,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不知道是谁也无法通知家人,县令只得让衙役先用个草席一卷,抬回县堂的义房,同时打听着最近哪家有失踪的人口,过来县堂义房看一眼。
可这边的失踪人口还没找到,另一边出了状况,同样有个人莫名死在燕河旁,位置和前者没差太远,身上一样赤红发紫流着脓、看不清是何样貌,县令头疼的被迫又收拾了第二个人的尸身,跟着第一个人一同打听,哪知道没隔几天,第三个受害者又出现。
这下县令坐不住了,连着三个死法一模一样的人死在同一个位置,周围没有任何脚印,也不知他们都是谁,查案无从下手,不得已将案件上报到了天衙寺,请他们来协助调查。
李端捧着热汤继续说道:“我们要不要先去问问驻扎在燕河附近的士兵,看看他们是否听到周围有可疑的动静?”
“倒也可以。”靳清平心中在盘算,现在落脚的小镇并不是最终的地点,还要再赶半日才到,途中刚好会经过士兵的驻扎区,先去询问对案件有个大概了解,也免去折回头再跑一趟的麻烦,就是不知道军队里的人会不会配合……思量片刻对二人道:“明日咱们起早些,先行去驻扎的军营处询问,然后再去找县令了解情况。”
其余两人点头同意,也觉喝热汤暖的身子差不多,早各自回房睡下养足精神赶路。翌日鸡鸣,三人速速洗漱一番,策马赶往郊外的燕河。
行过一段平坦的道路,远远就听见操练的口号响起,知晓这是近了军营,赶到正方前门,值守的两名士兵拦下喝问:“你们是什么人!”
三人下马,靳清平从怀中掏出寺牌示道:“天衙寺少卿靳清平,奉寺中委派前来津州调查凶案。”
同行的两名寺员也示出寺牌做证明,值守士兵扫视一眼明确来人,转身去到营内通报,不稍多时,折回对三人道:“将军已在内等候,几位请。”
北宣将军今天在军营中。第一次见传闻中战功赫赫的真人,三人心中多少有点紧张,靳清平早就听闻北宣将军姜寒鸥的大名,当朝的所有武将,皇帝最赏识的一个是骠骑大将军闻广延,另一个就是他,镇守沽海关数年大小战役不断,不曾被来犯的敌人打退一步,并且出兵收复朔州,可谓功高甚伟,能见到这个名气响当当的人,也是人生一幸。
穿过来往士兵进到一军帐前,领路士兵进前通报几人已到,帐中传来一“嗯”回应,士兵退下三人向帐内一望,一位英气十足的中年人端坐在帐中,严肃嘴角庄重沉稳,眼光望着帐外,靳清平也是不由肃静几分,整整衣衫进到内说道:“晚辈靳清平,见过北宣将军。”
“靳少卿客气,这边上座。”姜寒鸥微一颔首向三人问个好,而后直接问道:“靳少卿前来要查何案?”
“有关燕河附近三人离奇死亡一案,地方县令将此案上报至寺中,请天衙寺协助调查。”靳清平如实说道,“案发地点恰好在军营周围,想问问军中士兵有无听到周边有可疑声音。”
“原来是如此。”姜寒鸥明了,继而向外喊道,“传令官,将最近几日营外巡逻士兵传来。”
传令兵领命,没一会儿功夫就喊来最近半月以内巡逻营外的士兵,整齐排成几排站在帐内,等候几人询问,靳清平一览众人面容,说道:“我们几位是天衙寺内派到津州查案的寺员,叫大家前来是想询问,近几日燕河附近是否有可疑声音传出,或是有陌生人影在军营周围出现。”
巡逻士兵们纷纷回想自己巡逻时的状况,相互间交流几句,从中出来一人对靳清平回道:“我们在巡逻中并未听见有可疑的声音传出,也未看见任何陌生人影。”
天衙寺的三人听后均是古怪,贾云生不禁疑道:“这就怪了,上报案卷中说尸体在燕河边被发现,你们每日去河边取水就没有发现有尸体?”
出来的巡逻士兵也是如实回道:“军中每日的取水时间为午时初和申时末,若尸体是夜中从河上游顺水飘下,我们在巡逻中倒是不易发现。”
巡逻士兵的话点醒三人一点,上报的文字中只说尸体在燕河的附近被发现,并无其他更详细的文字记载,大家就先入为主的想到作案地点就是在燕河河边,疏忽了尸体可能是顺水漂下恰好被伸出的树枝杂草拦在军营周围,起身谢过众位巡逻士兵和姜寒鸥,动身赶去燕河河畔探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