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朝令夕改(2 / 2)
姜维的心,沉了下去。
战鼓声如惊雷,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反复擂响,震得人心头发颤。
武都城头,姜维的手紧紧攥住了冰冷的城砖。
城下的景象,与方才截然不同。
原本准备分兵调离的迹象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密集、更加庞大的军阵。
无数蜀军士卒如同黑色的潮水,簇拥着狰狞的冲车、高耸的云梯,以及从未见过的巨型投石器械,缓缓压向城墙。
那股冰冷、决绝的杀气,仿佛凝成了实质,让城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沉重。
诸葛亮,竟是不走了!
不仅不走,反而像是孤注一掷,要将全部的力量,都倾泻在这座小小的武都城上!
姜维的心,一点点往下沉。
他明白了。
诸葛亮,看穿了主公的计策,或者说,他做出了自已的选择。
用汉中的危局,来换取在这里擒杀自已的机会!
好一个诸葛孔明!
竟也如此狠绝!
与此同时,距离武都数十里外的官道上。
张苞正催促着麾下士卒急行军,马蹄扬起的烟尘滚滚。
南郑危急,军师的命令是星夜驰援,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突然,后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面代表军师中军的令旗在烟尘中若隐若现。
“将军留步!军师钧令!”传令兵嘶哑着嗓子喊道,脸上满是焦急与汗水。
张苞勒住战马,皱起眉头:“何事?”
“军师有令!张将军即刻停止回援,火速返回武都大营!不得有误!”
什么?!
张苞几乎以为自已听错了。
刚接到命令驰援南郑,怎么又要回去?
这朝令夕改,是何道理?
但他看着传令兵不容置疑的神色,以及军师令旗的威严,心中的疑惑被强行压下。
军令如山。
“调头!全军返回武都!”张苞厉声喝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憋闷。
另一边,奉命驰援阳平关的关兴,也接到了同样匪夷所思的命令。
两支原本奔向汉中方向的援军,如同被无形的手拨动,再次转向,朝着武都的方向疾驰而去。
诸葛亮,已经收回了他伸向汉中的触角,将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了武都这个点上!
“杀——!”
震天的喊杀声,终于爆发。
无数蜀军扛着云梯,冒着城头倾泻而下的箭矢和滚石,奋不顾身地冲向城墙。
巨大的冲车一下下撞击着城门,发出沉闷而令人心悸的巨响。
投石机呼啸着,将磨盘大的石块抛向城头,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砖石的碎裂和守军的惨叫。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诸葛亮坐镇中军,羽扇轻摇,面色平静,但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却燃烧着冰冷的火焰。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势,碾碎这座城池,抓住那个他志在必得的“麒麟儿”。
姜维在城头来回奔走,指挥着守军拼死抵抗。
箭矢如蝗,礌石滚木不断砸下,沸腾的金汁倾泻,给冲锋的蜀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然而,蜀军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如同无穷无尽的蚁群,一批倒下,立刻有更多的人补充上来。
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军师军令所带来的,近乎疯狂的执行力。
时间一点点流逝,城墙在持续不断的攻击下,开始出现摇摇欲坠的迹象。
守军的伤亡越来越大,补充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
姜维身上的甲胄,早已被鲜血和烟尘染成了暗红色,脸上也布满了硝烟的痕迹。
他身边的亲兵,换了一批又一批。
就在城头守军几近崩溃之际,两支援军,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两根稻草,抵达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