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婚事(1 / 2)
心里有了决断,想到就会立即行动的孙默,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虽然他有了新的打算,孙默不会在乎或拘泥于现有的一切,西平县里的事物,成也好、败也罢,不过是过眼的云烟,可是那些选择相信自己的人,那些自己张罗起来的工作,他都要拿出办法,一起给出一个合适的安排。
想到接下来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最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粮食作物的大量储备,
‘限于计划经济体制,外购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想办法内部挖潜,一方面大力提倡节约,一方面减少上缴国库的农作物产量。’
孙默站在窗口前,心里默默地想着:‘中原省地处黄河平原,每年自然灾害不少,不妨提前和陈书记交个底,摆摆明年的危机……。’
‘等秋收季节来临,上级相关部门开始粮食作物收购时,自己和老谋深算的陈书记配合演一场大戏,借着灾害的名义,找出一条能帮助西平县人民脱离危机的生机。’
至于今后最困难的那十年,还距离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足够孙默去腾挪运转,目前反而不需要想的太多。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孙默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对于跟随自己、和自己产生命运纠葛的这些人和事,他都会陆续安排一条出路。
而他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和小女友韩雨晴成就好事。毕竟他的年龄也不小了,老家的几个兄弟渐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因为他这个老大还没结婚,都耽搁了下来。
其实去年韩雨晴就到了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可是从年头忙到年尾的孙默、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办婚礼,结果两个人早已定好的婚事就一直没有履行。
新的一年里,十九岁的韩雨晴和孙默都到了适婚的年龄。如今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她,正在省会的一所小学实习。既然两个人都有时间,那么婚事的安排就势在必行。
其实在华夏建国初期结婚,结婚证办理手续很简单,双方只要持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到所属地区民政部门就可以顺利办理合法手续。
当时的结婚典礼,也可以说是十分典型的革命化婚礼,婚礼过程中一般由各自单位的领导主持,只不过是把一拜天地改成了一拜毛委员。
表面上女方不用准备嫁妆,男方也不需要彩礼聘金,参加婚礼的随礼人员一般拿五角,或是一元左右当礼金,至亲们有的会加上一对枕巾或一块蚊帐,一对暖水瓶,带喜字的洗脸盆之类的物品当新婚礼物。
至于婚恋双方私下里,有没有嫁妆聘礼,其它人家并不会深究。毕竟谁家都有儿女,都会有结婚这一朝,大家都不想把路走绝,落下惹人诟病的地方。
在婚礼的招待宴上,吃的还算丰盛,有各地的特色美食。白米饭和馒头一般是主食,有的家资丰厚的人家还会事先准备少量的酒水,供客人们享用。
每桌大约花费五六元钱,参加婚宴的大多是新郎和新娘的骨血至亲和至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