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 > 第402章 包机回国!

第402章 包机回国!(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阿斯顿马丁的员工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有人干脆站了起来,指着台上喊:

“你这是拆了我们的根!阿斯顿·马丁是英伦的骄傲,你要把它搬到东方去?”

苏青云没有立刻开口。

他没有喊停,更没有让安保去维持秩序。

他只是抬了抬手,示意周少雄启动了投影幕。

礼堂前方,巨大的白色幕布缓缓放下,机械的嗡嗡声盖过了一瞬间的人声。紧接着,屏幕亮起——

画面上,出现了一张航拍图——山城。

那是一座层叠的城市,山峰与江水交错,云雾缭绕在高楼与长桥之间,立交桥宛如空中的钢铁巨龙,蜿蜒盘旋。阳光从云缝里倾泻而下,落在江面上闪着粼粼波光。

这张照片切换时,背景乐缓缓响起,是低沉的交响乐,混合着流水和汽笛声,像是一场预示着远方征途的序曲。

苏青云指着屏幕,声音里重新带上了那股淡淡的笑意:

“各位,这就是山城——华国西南的一座3D立体城市,江水、山峦、雾气缭绕。它是东方的雾都,和伦敦一样潮湿,冬天一样湿冷。”

有人忍不住笑了:“呵呵,说的天花乱坠?这是想诱惑我们?……”

苏青云点点头:“没错,就是诱惑你们!”

下一张PPT切过去,是街头的热气腾腾的小面、红油翻滚的火锅、被烟火气包围的夜市摊档,还有排队的人群和霓虹闪烁的江畔夜景。

一时间,原本紧绷的气氛被这股扑面而来的市井烟火打乱了节奏。

几个年轻技师低声笑了出来:“这是什么?美食宣传片吗?”

苏青云顺势也笑了:“你们吃了一辈子汉堡披萨,不腻吗?换换口味——小面、串串香、腊排骨、糍粑……每天不重样,哪天你吃腻了,我请你们去华国其他地方游玩,华国美食博大精深!”

他话音未落,礼堂里真的有人笑出了声,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忍不住低声嘀咕:

“说得我饿了……”

但笑声很快又被现实的沉重压了回去。

“吃好喝好有啥用?家呢?孩子呢?房子呢?”

苏青云收起调侃,声音重新沉下来。

“吃喝是小事。更重要的,我在这里,向你们每一个人承诺:只要你们愿意随公司一起去山城——工资,在你们现在的基础上翻三倍!”

这句话砸下去,比刚才那张雾气缭绕的航拍图更像一声惊雷。

人群骤然安静下来。

“三倍?!”

“真的假的?”

原本压抑沉闷的礼堂里,这句话像是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埋藏在人群里的火焰。嘈杂声像潮水般在椅子与走廊之间流动开来,很多人面面相觑,却不敢真相信自己的耳朵。

台上,苏青云直起身子,挺直脊背,竖起三根手指,语气铿锵:“不仅如此,青云科技将为每一位随迁员工提供至少五年的免费住房,子女可直接进入优质学校就读,家属签证、安置津贴、医疗保险、年假补助,一样都不会少,一分都不会省!”

他的话掷地有声,回荡在这座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礼堂里,像是击打在一面面沉睡的铜钟上,敲出让人心惊的回响。

人群彻底沸腾了。有人惊呼,有人不安,有人面露不可置信,更多的人开始低声议论,嗡嗡的声浪在老旧的吊顶下发散、汇聚、碰撞。

坐在第三排的托马斯·布莱恩是车间里的老钳工,头发已经花白,手心还带着常年磨出来的老茧。他一脸错愕地回过头,用手肘撞了撞身边的年轻同事丹尼尔,压低声音,却难掩激动:“三倍工资,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啊!我在这厂子干了二十年,从来没盼过涨工资,除了一年一次那点可怜的调薪。我一个月才四千磅,三倍就是一万二,这在伦敦都不敢想啊!”

丹尼尔也愣住了,他不过三十出头,妻子刚生了二胎,房贷压得他喘不过气。他下意识摸了摸裤兜里的手机,想给妻子发个短信,又觉得不真实,犹豫地开口:“可是……去华国?要带家人一起去吗?”

一旁更多的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有人忍不住附和:“山城在哪儿?听说在西南?离北京上海可远着呢,这一去就是半辈子啊……”

也有人眼睛里已经闪烁着光亮:“可只要钱够多,哪儿不能活?再说,还能带家属,这算是给孩子换条路了。”

台上,苏青云看得清楚。他看见人群里的迟疑,看见那些低声交头接耳,也看见一些本来就对未来绝望的眼睛里重新亮起的火光。但他知道,这些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手,食指并拢放在嘴边,轻轻比了个“嘘”的手势。低声喧哗的人群像被熨斗压过,声音一点点止住。

礼堂里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几声轻咳与翻动外套的窸窣声。投影幕还亮着,冷光打在苏青云的侧脸上,让他看起来更像是一尊安静却充满力量的雕塑。

“我明白,离开家乡意味着什么。”苏青云的声音不高,却沉稳如钟。“对你们来说,这不仅仅是换一份工作,更是背井离乡,是带着父母、妻儿、甚至宠物,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重新开始。这种代价,我从不敢低估。”

他走到讲台边缘,缓缓扫视着台下那些或年轻或年老的面孔,一双双布满皱纹、风霜的眼睛,有的直视着他,有的躲闪,有的暗中交换着目光。苏青云心里微微一动,他知道,这些人肩上背负的远比他在数据表里看到的沉重。

“山城,是华国制造业的新高地。但它不仅仅是工厂、机器和流水线。”他的语调逐渐柔和,却更有一种坚韧在里面:“它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是一座多元、包容的城市。在那里,你们带去的不只是技术,还有你们引以为傲的工艺和精神。这些东西,不会被埋没,更不会被取代。相反,会有更多人看见你们、尊重你们、感谢你们。”

苏青云停顿了一下,把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一位老人。那是查尔斯·沃克,七十三岁,白发,笔直坐着,双手搭在膝头,手指因为长期操作冷金属而微微弯曲。

“查尔斯先生。”苏青云点了点头,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听得真切,“过去一百年,阿斯顿·马丁是英伦的骄傲,是传奇。可我希望,未来一百年,它不仅仅是英伦的传奇,更是世界的传奇。而真正把这份传奇带到未来的,不是我,不是董事会,不是机器,而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