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测试车曝光,质疑声如潮水般!(2 / 2)
照片里,一辆黑色的鸿蒙光速号跑车正飞驰在一段荒野公路上,尘土飞扬,车尾溅起的泥点子模糊了半个镜头,可车身上硕大的“青云汽车”标志和线条凌厉的车尾灯,依旧暴露了身份。
很快,更多角度的照片也被挂了出来,还有几个自称是“周边钓鱼佬”的网友贴出了路测视频。
车轮溅起的水花和公路上的回声,点燃了整个汽车圈。
几乎在一个小时内,#鸿蒙光速号实车曝光# 这个词条爬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热搜,评论区迅速炸锅:
“我靠,这造型,谁看了不说一句好帅?!”
“国产车能整出这腰线?太像超跑了吧!”
“据说青云跑车敢做百万公里路测,真要卖给老百姓开?”
“别吹了,设计是不错,但国产车做跑车?笑死!三天两头坏吧?”
“苏总不是说要造SUV?怎么还玩跑车这一套?搞笑呢?”
“等着翻车吧,山寨货到最后不还是割韭菜?”
“喷子真多,青云要真能搞成,我全款支持一台!”
一时间,支持的、看热闹的、等着看笑话的……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吵得比市集还热闹。
然而苏青云对网上的舆论一概不理。
……
自从鸿蒙跑车光速号的路试谍照被放到网上,青云汽车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吸附着无数好奇、猜测与恶意。
那之后,苏青云就像彻底消失了一样,哪怕外界喧嚣如潮,他却没有在任何场合露面。
有人说他是躲了起来,也有人说他在公司内部大发雷霆,可无论怎么传,青云总部和蓉城临时指挥部的大楼里,依旧门禁森严,没人能探听到一句确凿消息。
外界却不会给他留一点安宁。
初夏的夜,蓉城雨后清凉,城郊那片新建的厂房和研发大楼依然彻夜灯火通明。
顶楼会议室里,窗外能看见起重机的吊臂在星光下缓缓转动,偶尔传来焊花噼啪炸响的回声,像是一支无人看见的乐队在黑暗里奏响一段紧迫的战曲。
苏青云坐在会议室尽头,手里摊开着最新一版发布会筹备清单。
旁边的长桌上,散落着几份打印好的公关情报汇总,纸页被翻得起了毛边,上面全是醒目的红字批注。
周少雄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苏青云背影沉默,左手的指尖点在纸上,像是一座孤岛,被外面的风暴包围,却自有暗潮汹涌。
“苏总……”
周少雄把门轻轻关好,声音压得很低:
“您真不打算出面回应?网上现在全是水军,攻势太猛了,今天下午那几个外媒还放话,说我们造车技术根本跟不上进度,怕是要黄了。”
苏青云没抬头,只是把手里的笔放下,声音低沉却冷静:
“他们愿意吵就让他们吵。我们手里的东西没出世前,说什么都是废话。”
周少雄犹豫片刻,还是开口:
“可这股风……宝马、奔驰、奥迪几家都盯着呢。他们雇的水军带节奏厉害,甚至有人去挖咱们员工的简历,说什么‘青云团队大部分是搞手机的、家电的,根本不懂车’……这火要是继续烧下去,对品牌真没好处。”
“让他们烧。”
苏青云终于抬起头,目光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清冷:
“烧得越旺,到发布会那天,脸打得才疼!”
可外界哪里管你是不是沉得住气。
那之后的半个月里,网络上关于青云汽车的嘲讽和阴谋论,像是长在潮湿地缝里的蘑菇,一夜之间疯长。
微博、小红书、贴吧、抖音……到处都是同样的段子、截图、视频。
“哈哈哈哈哈,苏总牛皮吹大了,现在造车进展失败!”
“青云汽车我看是要凉凉了!”
“早都说过了造车不是那么容易的,结果要和全世界车企宣战,不知道怎么想的?”
“青云汽车还没发布,就要完蛋了!”
“苏青云恐怕又是一个贾月停,天天吹牛逼,就是拿不出车!”
“一个造手机的,突然去造车,反正我是不敢买!”
“就是啊,汽车可是关系生命安全啊,我宁愿买日系车,也不敢买青云汽车!”
“就是,小日子造的车,结实耐用,可靠稳定,开五十年都不会换!”
“就是,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至于青云汽车,呵呵,只有蠢货才会买!”
“德系车才是汽车工业的王者,其他都是垃圾!”
“一个搞手机的去造车,真把电池粘上四个轮子就是车了?别逗了!”
“造车可是命啊,我宁可买日系德系,也不敢碰青云。”
……
有的水军更是每天按时打卡,一到饭点就换着号发同样的帖子:
“青云汽车,明年还在吗?”
各种流言里,几个在业内颇有流量的汽车评测人更是落井下石。
第一个叫“车评王大锤”,自诩“车评界的毒舌侦探”。
他在B站和抖音上有将近两百万粉丝,平时靠拆车和怼厂牌走红。
那天晚上,他开了一场直播,标题就是:《国产跑车?青云要凉了!》
直播里,王大锤晃着手里的稿子,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
“兄弟们,我跟你们讲啊,一个做手机的,突然跑去做车,这要搁十年前,你说是骗子吧?现在呢?现在还能骗投资人,还能骗粉丝,真是时代变了!”
他把网上流出的鸿蒙跑车光速号路试视频放出来,暂停在车头那一帧:
“看这缝隙,看这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