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51章 三好少年、文明先锋——刘邦!

第551章 三好少年、文明先锋——刘邦!(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汉。

叔孙通,一个活得足够久、深谙生存之道、极擅审时度势,且确有真才实学的人物。

始皇在位时,他官至待诏博士。

秦二世时,他嗅到大厦将倾的气息,果断投奔义军。

此后辗转于项梁、义帝、项羽麾下。

高帝二年,刘邦攻取彭城,他便顺势归附了汉王。

刘邦素来厌恶儒生空谈,叔孙通立马脱下儒袍,换上楚地短衣,毫不拖泥带水。

当时跟随他一同投刘的,还有百余名弟子。

然而刘邦让他举荐人才时,他推举的却非自家弟子,而是一些旧日相识的“豪杰”。

弟子们心生怨怼,叔孙通便解释道:“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现在是打仗,是要上战场拼命的,你们行吗?

你们不行!

所以我才先推荐能够冲锋陷阵的勇士。

你们就跟着我好好混,等天下安静了,好日子就来了。

可以说他出于公心,为刘邦的现实需求考虑。

也可说他私心深重,深知天下安定后才是摘桃子的好时机。

此事暂且不深究。

不久,刘邦任命叔孙通为博士,并赐号“稷嗣君”。

高帝五年,刘邦废除了秦朝繁琐的礼仪,让叔孙通搞一套简单易行的朝仪。

然而,功臣们在宴会上醉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拔剑击砍宫殿庭柱,场面混乱不堪。

刘邦对此极为厌恶。

于是,叔孙通精准揣摩上意,顺着刘邦的心思制定了一套新礼仪。

因事情办得漂亮,参与制礼的儒生们都得了封赏,被任命为郎官。

高帝九年,叔孙通再获重用,被任命为太子太傅。

高帝十一年,本是韩信被诱杀于长乐宫钟室之年,也是刘邦按捺不住欲行废立太子之年。

然而,天幕出现了。

韩信逃过一死。

刘邦换太子的心思,也暂时被压了下去。

叔孙通开心极了。

终于……终于能稳当一次“帝师”了!

只要刘盈能顺利继位,只要他不像历史上那般早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被后人评价为“不类父”、“仁弱”的刘盈,竟没和他商量,就直接上表辞去了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刘恒。

他更没想到,刘邦和吕后不仅同意了,还让年仅八岁的刘恒监国、处理朝政。

虽然自己“太子太傅”的官职还在,但“教导太子”和“教导监国”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只要不教太子造反或皇帝厌恶的东西,无人能指责。

后者,却意味着插手朝政。

刘邦会不会多想?

吕后会不会生疑?

刘恒会不会介意?

丞相会不会不满?

若太子仍是刘盈,弟子请教老师,天经地义。

虽不能教监国做事,但总可建言献策,至于听不听……

通常上中下三策,总有两策是没法用的。

但现在监国的是刘恒!

他有事直接跑去问刘邦了,怎么可能来问自己?

更何况,他自有启蒙老师。

于是,叔孙通这位太子太傅,名义上是太子的老师,可太子已换人。

他是“前太子”的老师,现太子根本不搭理他。

偏偏自吕后怀孕、宣称要给未出世的女儿进行“胎教”后,刘邦隔三差五就把叔孙通召来,命他用先秦雅言吟唱上古典籍。

上古许多文章本就可吟唱。

语言与文字相辅相成,用后世语言唱,不是不行,但总缺了那股韵味。

找女子来唱本来也可,但孕期中的吕雉,绝非易与之辈。

一口一个“乃公”的刘邦,硬是被调教得文明礼貌,脏字全无,活脱脱一个三好少年、文明先锋。

坐没坐相、吃没吃相的刘邦,也被要求正襟危坐、食不言寝不语。

美其名曰:“给女儿做榜样”。

其威力,可见一斑。

若让女子来唱,吕后又该找刘邦麻烦。

前两日宴会上,刘邦不过多瞥了舞女一眼,吕雉虽未当场发作,回宫后却拉着刘邦商量:“等生下女儿,身体调养好了,再要一个”。

刘邦顿时吓得不轻。

一个女儿已把乃公逼成这样,再来一个,岂非要把朕逼成圣人?

刘邦好说歹说才劝住。

所以,为了自己的腰,为了能继续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口一个乃公,绝不能再自找麻烦。

但找男的来唱?

能用先秦雅言吟唱之人,非位高即清贵,请他们来给公主胎教,怕不是要被引经据典骂得狗血淋头。

愿意唱的人,职位又太低。

以吕雉对腹中孩子的重视,地位太低的人来唱,她又该疑心刘邦是否心存怨怼。

思来想去,唯有叔孙通最合适。

地位够高、精通先秦雅言、且毫不自持清高。

于是,太子太傅叔孙通,如今整日忙着研究该给未出世的公主吟唱什么诗篇。

唱了小半个月,叔孙通找了个机会,向刘邦请辞太子太傅一职,毕竟名不副实,徒惹人笑。

刘邦安慰道:“稷嗣君,后人有言:人教人,教多少遍都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之所以未让恒儿如盈儿往日那般受你教导,正是要让他多吃些苦头。”

“唯有亲身经历,才知学问重要,才会踏实向学。”

这番安慰毫无作用。

叔孙通正欲再请辞,忽闻吕后开口:“刘万钱,稷嗣君既不愿,何必强求?”

闻言,叔孙通眼泪都快下来了。

我错怪吕后了,吕后真是大好人啊!

“稷嗣君,古有太子太傅,可有公主太傅?”

叔孙通:“啊?”

吕雉轻抚腹部,慈祥道:“近来,你每次吟唱,女儿都在肚子里踢我,想必是喜欢你吧。”

“等女儿出生,便交由你教导。”

叔孙通:“啊?”

“啊个屁,快答应下来,谢恩!”刘邦恶狠狠地低声催促。

你不答应下来,乃公得陪你一起受罪!

“臣……臣……,”叔孙通硬着头皮挣扎道:“幼童不宜远离父母,是否待公主垂髫之年,臣再为她启蒙?”

吕雉挥挥手:“无妨,孩提之年便能跑能跳,你便每日带着她游玩、吟唱,陶冶情操。”

“稍大些,再行启蒙之事。”

“我这女儿生来富贵,只是我与刘万钱年事已高,恐不能见她出嫁。”

“让你为师,便是教她些洞察人心之术……”吕雉顿了顿,指了指天幕,笑道:“免得被那些精神小伙、黄毛小鬼骗了去。”

叔孙通:……

洞察人心之术?

怎么感觉您像是在变着法骂我?

他心中长叹,拱手行礼:“臣……臣……”

刘邦哎呀一声,打断道:“娥姁,稷嗣君这是听闻能当咱们女儿的师傅,喜极失语了!”

“你也是,这般大事也不提前与朕说,拜师岂能无束修?”

“朕毫无准备,传出去岂非让人笑话帝后不知礼?”

“朕这便带稷嗣君去库房选块美玉,权作赔礼!”

刘邦边说边把叔孙通往殿外推。

出殿门数十步,刘邦才长舒一口气。

“陛下,臣……”

“朕知道你想骂朕!”

“臣没有……”

“没事,想骂就骂吧。”

“真的?”

“嗯。”刘邦重重的点头。

叔孙通迟疑片刻,底气不足地骂道:“您比二世还昏庸,比始皇还暴虐!”

刘邦哈哈大笑,点头认可。

“骂完了?”

“出气了吧?”

“若还不够,回去写下来送进宫,朕挂床头让你骂个够。”

“但既然气消了,方才答应皇后的事,就得办。”

叔孙通本能反驳:“臣何时答应了?”

刘邦指向椒房殿:“要不,你进去亲口与皇后说?”

叔孙通猛摇头,苦着脸:“陛下,臣自追随您起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您被皇后欺负,是受了些委屈,但您不能让臣也跳这火坑啊!”

闻言,刘邦立刻反驳道:“朕被她欺负?”

“朕是因为她有身孕,让着她。”

“否则按朕的脾气,早大耳刮子扇过去了!”

叔孙通:“您连‘乃公’都不说了。”

刘邦:“朕是怕教坏女儿!”

叔孙通:“那您刚才的话,臣能告诉建成侯(吕释之,吕后之兄)吗?”

刘邦瞪眼:“你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