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1949璃院繁星 > 第三段:社会责任的担第782章 筹建第一所希望小学

第三段:社会责任的担第782章 筹建第一所希望小学(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035年早春,无人机的螺旋桨声划破湘西山区的寂静。李阳站在海拔800米的山坳间,脚下的红土地还沾着晨露,手中的平板电脑同步显示着卫星地图与人口热力数据。自\"星光助学计划\"启动以来,他带领团队已走访全国27个贫困县,但眼前这片被群山环抱的村落,让他停下了脚步——三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分散在破旧的祠堂和仓库上课,最近的完小需要步行两小时山路。

\"李总,这里的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是普通项目的三倍。\"工程总监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全息投影中,岩层剖面显示着交错的断层带,\"而且交通不便,建材运输成本至少要增加40%。\"财务总监调出预算表,红色警示标识铺满资金缺口栏:\"按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校舍,总费用将超出原计划60%。\"

山风掠过李阳的鬓角,他的思绪却回到向阳小学捐赠那日。当孩子们挤在漏风的教室里,用冻得通红的手握着铅笔时,智能手表监测到的心率异常波动至今仍刻在他的记忆里。\"打开我们的智能建造数据库。\"他突然开口,平板电脑瞬间调出集团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攻克冻土难题的技术方案,\"当年能在雪域高原建起钢铁巨龙,现在就一定能在群山之中托起知识的殿堂。\"

选址过程堪称一场精密的科技博弈。地质勘探队携带李氏集团研发的微型探测机器人,深入地下30米采集岩层数据;无人机群进行三维建模,结合日照、风向等28项环境指标优化设计。当发现原定校址存在滑坡风险时,李阳果断启用备用方案——将校址平移200米,同时采用智能地基加固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面沉降。

设计环节更展现出跨界创新的智慧。李阳要求校舍不仅是学习场所,更要成为乡村的\"科技灯塔\":屋顶铺设集团自主研发的柔性太阳能板,确保电力自给;墙面采用储能建材,白天吸收太阳能,夜间为校园照明;教室配备可调节色温的智能灯光系统,模拟自然光环境保护视力。最具特色的是\"元宇宙教室\",全息投影设备能让孩子们瞬间\"穿越\"到故宫、南极等世界各地。

然而,施工初期便遭遇\"拦路虎\"。一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冲毁了唯一的运输通道,价值百万的建材被困在山外。李阳连夜启动应急方案:调用物流部门的无人机货运编队,采用接力运输模式;组织当地村民成立施工支援队,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工时,通过\"链付\"平台即时结算报酬。当第一架满载钢筋的无人机稳稳降落在工地时,围观的村民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