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 第181章 北伐!北伐!

第181章 北伐!北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摆在顾鹤等人面前的唯一任务,便只有了北伐燕云,收复中原。

纵使是新政,也不过是为了完成北伐燕云的目标,所进行的必要手段。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很快三年服孝期满,顾廷煜承继宁远侯爵位,正式重归朝堂,再展抱负。

此时,富弼已然稳坐吏部尚书之位,执掌官员任免大权;梁适进入枢密院,担任枢密使一职,掌管军事要务;顾鹤则以侍郎之职代掌户部事务,统筹国家财政。

工部与兵部,亦皆有德才兼备、深受信任之人掌控,一时间,朝堂之上可谓贤才云集、众正盈朝。

再加上各项新政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大宋国力蒸蒸日上,日益强盛。

军备物资储备充足,士兵训练有素,商业繁荣昌盛,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纵使是之前所缺的军马,如今也已然是可以组建精骑十万。

顾鹤见时机已然成熟,当即决定正式上表,奏请朝廷开启北伐燕云的大业。

奏折呈至御前,赵曦细细览毕,心中豪情顿生,一股热血直冲脑门。

北伐燕云,收复中原,何尝不是他自登基以来便怀揣的宏愿,年轻人谁没有一颗建功立业、超越先祖功绩的雄心壮志呢?

次日朝会,赵曦端坐龙椅之上,就正式开启了有关国战的奏对。

“诸位爱卿,顾侍郎上表奏请北伐燕云,朕以为,如今我大宋兵强马壮,国库充盈,正是收复河山、雪洗前耻之时,诸卿对此可有异议?”

朝堂之上,一时鸦雀无声,众臣皆知北伐之事意义重大,然亦深知其中风险,故而皆在心中权衡利弊,不敢贸然开口。

富弼率先出列,拱手行礼道:“陛下,北伐燕云,乃我朝数代之夙愿,如今国力渐强,时机确已成熟。

然燕云之地,地势险要,辽军又素来善战,臣以为,需精心筹备,周密部署,方能确保万全。”

梁适紧接着道:“富尚书所言极是,北伐非同小可,不仅关乎兵马粮草,更需考量战略战术。

臣提议,可先遣精锐之师,于边境之地进行试探性进攻,以探辽军虚实,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

顾鹤也出列道:“陛下,臣等筹备北伐已久,各方面皆已有所安排。

兵马方面,十万精骑,日夜操练,士气高昂;粮草物资,亦已储备充足,可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如今只待陛下一声令下,臣等定当全力以赴,收复燕云,复我汉家河山。”

三人所议或急或缓,但在本质上却是全部支持北伐,可三人虽说势大,朝廷却也同样少不了反对者。

果不其然,御史中丞刘挚出列,面色凝重道:“陛下,北伐虽为天下人所盼,然辽国势力不可小觑。

我大宋自澶渊之盟后,与辽国相安多年,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若贸然兴兵,恐生灵涂炭,且胜负难料,一旦战事不利,国家必将陷入动荡,还请陛下三思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之声此起彼伏。

支持北伐者慷慨激昂,力陈北伐之必要与可行;反对北伐者则忧心忡忡,强调战事之风险与危害。

赵曦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群臣,心中思绪万千。

他当然知晓北伐之事重大,关乎大宋的兴衰荣辱,绝不能草率行事。

然而,他亦渴望成就一番伟业,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远迈汉唐的功绩。

再加上如今朝中,在顾鹤、富弼等人的多年主持之下,主战派早已是稳稳占据着多数。

因此在听了一会过后,赵曦就开口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北伐之事,确实需慎之又慎。

然燕云之地,本为我汉家疆土,被辽国窃据多年,实乃汉家之耻。

如今我大宋国力强盛,若不趁此时机收复失地,更待何时?”

富弼见陛下态度坚决,心中大喜,连忙再次出列道:“陛下圣明!北伐燕云,乃顺应天意民心之举。

臣愿领命,统筹北伐诸事,确保万无一失。”

梁适亦道:“陛下,臣亦愿随富尚书一同执掌军事,为陛下分忧。”

顾鹤也坚定道:“陛下,臣定当全力配合富尚书与梁枢密,为北伐大业尽心尽力。”

赵曦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许之色:“好!有诸位爱卿相助,朕心甚慰,然北伐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从长计议。

富相公,你即刻与梁相公、顾侍郎等人商议,制定一份详尽周密的北伐计划,兵马如何调度、粮草如何供应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可惜赵曦这一关好过,但等北伐事宜,传到了曹太后耳中,却是又生出了波澜来。

毕竟辽国跟西夏不同,在曹太后心中,西夏不过是趁机篡逆的蕞尔小邦,而辽国却是虎狼之师。

自太祖太宗以来,多次北伐皆铩羽而归,如今贸然兴兵,她实在放心不下。

因此纵使她在这些年,已然是逐渐放权于赵曦,少有干预政事。

这次却是依旧将赵曦召至慈宁殿,面色凝重地说道:“皇帝,北伐之事非同小可,你可曾深思熟虑过?

辽国兵强马壮,绝非易与之辈,若战事不利,我大宋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赵曦连忙躬身行礼,恭敬回道:“母后,儿臣自然知晓北伐风险重重,然燕云十六州乃我汉家故土,被辽国占据多年,儿臣每每念及,心中便如刀绞。

如今我大宋国力强盛,正是一雪前耻、收复失地之良机,儿臣不愿错失。”

曹太后轻轻叹了口气,道:“皇帝,你一心想要收复燕云,这份雄心壮志母后理解,可这一战岂是那么容易就好打的?

你父皇好不容易给你留下这片富饶江山,不能因为一场战事,就给置于了危险当中。”

赵曦抬起头,言辞恳切道:“母后,儿臣深知此战艰难,但燕云十六州不仅是我大宋的领土,更是关乎大宋安危的屏障。

若不能收回,辽国铁骑随时可长驱直入,我大宋百姓依旧将永无宁日,国朝总不能一直将安全寄予敌人之手。

儿臣愿以一已之身,担此重任,为后世子孙谋得太平,因为儿臣坚信,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完成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