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竹林(1 / 2)
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曹牧谦和赵破奴去了前院。她则拿着堪舆图继续琢磨,周边数千里都被黄河淹了,最深的地方足有六丈之深。
她在想,濮阳周边到底能够存活多少人?显而易见,就算都建成鱼塘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如曹牧谦所说,这些难民没有粮食,迁徙也是死,留在这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她起身拿着堪舆图在屋里踱步,大脑就像电视机,不断播放昨天看见的画面。
当时她站的地方确实能看见濮阳城外的全貌,可阳山的后面她却没有看见。
阳山后面连着哪里,这堪舆图根本就没有显示。她想再去阳山走一趟,看看阳山的后面是哪里。
她也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用,可就是想去看一眼。
她想再确认一下,阳山后面连着哪个方向?有没有适合种植的土地?亦或是能连接到哪个区域,可以让灾民迁徙。
芷兰握着手里的堪舆图,不过犹豫了片刻,便转身出了屋子,她准备现在就去一趟。
院里的婢女见芷兰走出来,忙上前行礼“夫人,有何需要婢女做的?”
芷兰摆手“不必,我随意走走。”她选择性的说了谎话,就是怕这帮婢女乌泱泱的跟着自己。
濮阳城内的难民也不少,但治安还是被王苒治理的很好,没人敢闹事,都怕被赶出城去。
阳山离得不算远,快走与坐马车也差不了多少。
马车都是为了高门大户的贵女和夫人准备的,她们不愿走路,也怕脏了裙子,更不愿被平民百姓看见自己的模样。
坐在马车里,为了怕颠簸到马车里的人,车夫赶车时都会很慢。
所以,她快步出城与坐马车差别并不大。出了府,她还真有一种新鲜感。
蓦然回想,自从和曹牧谦在一起后,她就被束缚住了。
她的身份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的在街上走,她也十分怀念以前自己一个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感觉。
坐在马车上看濮阳城,与走路看,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路边的作坊,肆店好多都关了门。尤其是卖粮食的,几乎没有一家是开的。
街上除了灾民,只有几家漆器开着,一片惨淡景象。
路上经过的行人不多,看着状态也有些蔫蔫的。
芷兰穿过街道时,街道两旁的灾民,眼神直直的盯着她……
芷兰有点后怕,觉得刚刚出府之前,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这些灾民的眼神,随着路过的行人转动。
每次见到行人,他们的眼睛如狼看见肉一样,泛着幽幽的蓝光。
芷兰突然后怕,有种冲动想调转头回太守府。
她脚下的速度加快,一路奔着濮阳的后城门而去。
城门依旧是两个士兵把守,这门是出城去阳山的必经之门。出城即代表不是去阳山,就是去祭祀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