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竹林(2 / 2)
其中一个士兵见芷兰又白又周正,忍不住想上去逗弄两句。
却被另一个士兵一把拉住,低声呵斥“不要命了,这是昨日和太守夫人一同出城的贵人。”
被拉住的士兵吓了一跳,昨日他只顾着瞧太守夫人的辎车,哪注意里面除了太守夫人还有另一个人。
俩人在一旁的小动作,芷兰自然注意到了。她没说什么,快步出了城。
脚踩着不平的土路,环视土路两旁的小河。濮阳城的后山也是有条河的,河水应该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形成一条不算宽的小河。
河两旁是高高的狗尾巴草,风一吹,好像泛着光泽的波纹。
空气中泥土、小草的味道,让她想起上水村。那时的日子真苦,可如今回忆起来却也有些怀念。
她怀念那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不像在侯爵府里生活,虽然锦衣玉食,可每天活得千篇一律,不知还能做些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一些。
她还怀念做生意的时候,研究个吃食就跑去酒楼想法子挣钱。
往事那么近又那么远,她甚至回忆不起冯叔长得是何模样了,还有上水村那些村民的模样她也回忆不起来了。
就这样一路胡思乱想,脚下步步生风,没多久就到了河伯祠。
想起在现代学习过的文章里,有一篇就说过,古代祭祀河伯时常常要祭祀活人。
看着用石头雕塑出来的河伯像,真的和现代挖出来那种轮廓不是十分清楚的石头像一模一样。
她虽然穿越过来了,信因果、信神佛,可她怎么也无法相信眼前这石头河伯真能带给这些难民什么好运。
黄河的决堤与河伯有什么关系?祭祀的再多,也挡不住连年的决堤,那是基础建设的大坝不行,当然挡不住黄河的奔腾的怒火了。
她直接穿过河伯祠往后山走去,凭着昨天的记忆,她很快找到了上山的小路。
不需要等刘氏,她上山的速度更快了。因为走的急,她也满头是汗。
再次到达山巅时,山风吹来,身上的闷热一扫而空。她坐在石头上静静平复呼吸,眼睛却不由自主看向远处的灾民。
她轻呼一口浊气,拿出堪舆图,环视周围与堪舆图上的线路是否有一致的。
她发现,河对岸难民的地方在堪舆图上是有显示,却不是很清晰。她收起堪舆,往阳山的后方而去。
阳山的后方并不是更高的山顶,反而是往山下的方向走。与上山的路一样,有一条土路,不过这土路没有修建台阶。
她一路走到山腰处,就突然没了路。四周都是杂草与树,倒也没有见丛林之类的。
她环顾四周,最后在相对矮上一些的杂草丛中往里走。
一边走一边暗暗骂自己,是不是有点虎?对濮阳一点都不熟悉,就敢在阳山里四处乱转?
昨天来的时候,她就发现这座山不似上水村后面的深山。这阳山远远看着孤零零的这么一座,算不上什么山脉,也没有什么郁郁葱葱的丛林。
她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感觉身上汗黏湿了衣裳。
怕自己走迷路了,正纠结要不要掉头的时候。
忽然,她眨了眨眼.....眼里突然迸发一阵惊喜之色,她抬脚快步往前冲。
这里竟然有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