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651章 小小倭国特别热闹

第651章 小小倭国特别热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好落下,水天一色的景象油然而生,落在这波澜不惊的湖面上,也是浮现出一丝丝的涟漪来。

倒是美轮美奂,难得一见。

见陆羽做出逐客令的架势,郑九成满脸无奈地叹了口气,但也不好再继续言说。

一而再、再而三的做法很容易让人心中生厌。

无奈之下,郑九成只能暂时离去。

身处阁楼,桔梗在旁边煮茶,还有其他的宫廷侍女。

看着快要到了午膳的时辰,先将一些精美的点心一一送来,方便陆羽赏茶、赏景、赏吃食,方方面面可谓是把他照顾得特别不错。

而陆羽那幽深如泉水般的眸子,看着眼前泛起涟漪的湖面。

不得不承认的是——

他这圣贤动摇了。

或许,真的要给陆家在这海外也留上一条后路才是。

毕竟他陆羽真正的年岁也快到了而立之年,更何况年龄虽不大,但经历却是诸多,使得陆羽如今虽是少年模样,心中却是有了几分老气横秋的念头相。

……

天下之大,莫过东西。

天圆地方之说早已成为过去式,所以哪怕是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也都知晓这么一个理:当今天下早已并非大明一处。

地球仪上的世界地图、各国地形风貌肉眼可见,俨然有序。

而诸国之内,大明如先秦时期的周天子一般,分封诸侯于天下各处。

诸侯之国中,唯有大秦效仿大明最甚,占得先机,在各个诸侯国中同大明之间的差距最狭小,如今还得了海外美洲北部开发的最大进度。

自然使得大明福建、两广一带。

同倭国秦国疆域距离最近之处,一个个当地府衙早已有所防范。

一开始的时候还被大秦迁移人口的招式打了个猝不及防,可后续各种手段频出,所以才使得燕王朱棣还有其他诸家藩王子弟想要如同秦王朱樉这般依葫芦画瓢,却是绝不可能了,只因这前路早已被上面的人给堵死了。

也因如此,在大明境内,锦衣卫还有各方的密探、潜伏之人,不少都来到了秦国境内蛰伏下去,以待厚积薄发。

只是久而久之,却并非只有大明境内的锦衣卫,连同其他藩王之间也各自安插探子前去打探各处的消息。

洛阳新都那边也有着不少秦王朱尚炳、燕王朱棣、代王朱桂、楚王朱桢、晋王朱棡等一应藩王子弟的手下心腹,即便并非打听什么隐秘国朝之命,但对于各个国家的情况还是要有一个基本了解。

而陆羽来到秦国之处,便是当下无论如何都瞒不住的事宜。

即便能在秦国之内瞒住,可大明境内福建、两广沿海一带,陆羽出海的消息早已是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所以秦国的这些大明还有其他藩王的安插之人,东边不亮西边亮,早已做好了接应的准备,甚至其中有不少人都已混入到了秦国的王庭之中。

可见他们的玄妙手段了。

暗处的据点里,有人乔装打扮成大名人,并非倭人,却是如今当下大秦的子民,但真实身份是锦衣卫,忍不住开口道:“先生这是要叛了我大明吗?”

话刚一脱口而出就挨了一脑瓜子。

“胡说八道。先生何时叛我大明投于何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忘了当下这片大秦的国土亦是我大明的一部分。”

“难不成这秦王殿下便不是我大明之人,这大秦子民便也不是我大明的子民了吗?”

带队的千户急赤白脸一阵呵斥。

他们接到上峰的任务只是在这里安插而已,并未有什么损害秦国之举。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哪怕在众多藩王之内,如今成就最高的秦王朱樉其所一手建立的秦国,和大明之间的差距宛若烛火与皓月,不可相提并论。

叫他们派过来,实际的打算也只是以防万一。

千户一阵训斥,帐下的众多锦衣卫脑瓜子清醒过来,个个开口:“先生怎会叛了我大明?

若无大明,何来的先生;若无先生,又何来的我大明今日之盛景?”

“区区大秦,哪怕如今被秦王殿下经营得蒸蒸日上,可又凭何能同我大明相媲美?先生是不会做出这般蠢事来的。”

“还有这蒸汽技术,都并非是先生主动送的,而是太上皇他老人家卖出来的,大秦变得更强,于我大明而言也算是极有裨益。”

锦衣卫们齐齐开口,带队的锦衣卫千户听了才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小心翼翼地掀开窗帘朝外面看去,这才勉强觉得心安。

他们这些探子在大秦之内并非能够潜伏得天衣无缝,不少弟兄都被大秦的人给抓了去,而捉完之后并没有严刑拷打。

谁让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都是一家人。

只是口头教训几句,便把他们记录在案,然后待下一次大秦附近的水船前往福建、两广一带时,便会将这些暴露身份的人给送回去。

如此一来没有性命之忧,再加上大秦亦是原本的大明属地。

双方之间本就是同一阵营,也就使得带队的锦衣卫千户还有他麾下的众人,虽然领了上峰的任务,可实在是难以对大秦这片土地生出什么恶感来。

甚至在大秦的领土之上,大明人的地位节节升高,高丽、安南、琉球多少本土人在倭国之处仰仗他们大名人的鼻息,真是苦了那些番邦蛮夷之人,但他们大明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却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试想谁愿意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

“唉。”

带队的锦衣卫深深一叹,甚至有时他都觉得他们所在的这处据点都已经被察觉,只不过是秦国领土之上,那些大秦人懒得拆穿而已。

反正拔掉一个钉子,没过多久又会冒出来一个新的。

还不如大家都熟一点比较好,也能够省事些?

其他的探子同这据点之内的众多锦衣卫几乎是一般无二的想法。

而当地这些大秦之人,在锦衣卫类似性质的衙门之内,拿出来的堪舆图摆放在木桌上。

堪舆图上有一个个的红圈记号,赫然正是他们这些他国探子的落脚点、聚居地还有形成的据点。

但由于双方多方之间只是互通有无、传递消息而已,哪怕有打探机密之举,可终究是自家人,所以一不可刑罚审讯,二不可伤其性命。

久而久之大家彼此之间都混熟了,抓人放人都快成了一套流程。

衙门里的人看到上面又添的新据点,暗自苦笑道:“这算是个什么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