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海展(2 / 2)
这已远超一场寻常商业博览的规模,更像是一次江南财富与影响力的集中检阅,一次对靖海伯陈恪及其所代表的“开海”国策的集体观望。
想攀附陈恪这棵新晋大树、为家族寻求新靠山和新出路的,不在少数。
朝中无人,办事艰难,这是所有商贾的共识。
如今一位圣眷正隆、手握实权、且明显要在大海上做文章的靖海伯亲临江南,无疑是天降良机。
当然,更多人是来看风向,看虚实,看这位曾以强硬手段扫平苏州倭患、扳倒豪强的“陈阎王”,此番究竟要唱哪一出。
博览园深处,一处临时辟出的静室内。
陈恪正对着一面铜镜,由两名侍从协助,整理着最后一处袍服细节。
今日他并未穿着寻常的绯色官袍或简便戎装,而是换上了一套极为庄重华贵的伯爵常服。
这是由远在京师的常乐亲自打点、遣快马送来的。
袍色是象征尊贵的绛紫,以金线织就繁复的蟒纹与云海江崖图案,在晨光下流转着低调而威严的光泽。
玉带束腰,悬着代表身份的金銙銙和牙牌,头戴七梁冠,足蹬粉底皂靴。
这一身行头,将他平日掩藏的勋贵气度与朝廷重臣的威仪彰显无遗。
与往常的简朴干练截然不同,但极合今日场合——他需要以最无可挑剔的仪容,向江南的财富精英们展示朝廷的决心、皇家的恩典,以及他本人不容置疑的权威与信誉。
“伯爷,”阿大悄无声息地步入静室,来到陈恪身后,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沉稳,“......那边已有了回信。按您的吩咐,事,都办妥了。”
陈恪对镜整理玉带的手微微一顿,镜中映出的眼眸深处,锐利的光芒一闪而逝。
他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尽在掌握的弧度,随即化为一声低沉而畅快的轻笑:
“好!甚好!回头我亲自修书,谢过岳父大人与陆指挥使。”
他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地,底气更足。
此时,园外传来的喧嚣声浪又抬高了几分,预示着吉时将至。
陈恪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镜中那位不怒自威、贵气逼人的靖海伯,转身,大步流星地向外观礼高台走去。
袍袖拂动间,带起凛然之风。
博览园中心,早已搭起一座丈许高的木台,铺着红毡,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明黄色龙旗和“钦命开海”的杏黄旗幡。
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翘首以盼。
维持秩序的并非寻常衙役,而是一队队身着靛蓝军服,纪律森然的苏州卫所兵。
这些军士许多人都曾经历过数年前那场苏州保卫战,亲眼见过陈恪如何带领他们血战倭寇,对其敬若神明。
此刻由他们来维持秩序,自然令行禁止,无人敢造次,在一片喧腾中硬生生隔出一条通道和一片肃穆区域。
苏州知府王重光早已候在台侧,见陈恪现身,立刻迎上,低声道:“伯爷,一切准备就绪,吉时已到。”
陈恪对他微微颔首,递过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即在王重光、阿大及一众将领护卫的簇拥下,登上了高台。
他这一现身,原本鼎沸的人声骤然一静!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那身华美威严的伯爵礼服,那久居上位、杀伐决断蕴养出的凛然气度,与他年轻的面容形成强烈对比,带来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迫感。
许多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商贾,此刻才真切感受到这位靖海伯的分量。
陈恪步履沉稳,行至台前,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台下鸦雀无声的人群。
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先静默了片刻,任由那沉静的威压弥漫开来,充分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良久,他才运足中气,声音清越而洪亮,如同金玉交击,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本官,靖海伯、南京兵部左侍郎、钦命总督南直隶开海事宜,陈恪!”
开场白简洁有力,官职全称,昭示权威。
“今日,于此苏州繁华之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襄盛举。此非陈某私意,实乃奉当今天子圣谕,承陛下忧国恤民之圣心,为开源理财,强兵富民,特行此开海通商之旷世德政!”
他首先将一切功劳与决策的源头,毫不含糊地归于御座之上的嘉靖皇帝。
一方面是为自己正名,表明此事乃皇帝意志,非个人行为。
另一方面,更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告诉所有人,反对此事,便是质疑圣意!这顶大帽子压下,足以让许多心怀鬼胎者噤若寒蝉。
“陛下圣明烛照,高瞻远瞩,知海禁之策虽安一时,非久安长治之道。欲使我大明货通四海,利济万民,财源广进,国势永昌,必开海禁,与寰宇诸邦互通有无!”
“本官奉旨南来,非为扰民,非为与民争利,实为尔等士绅商贾,开拓万里波涛,布皇明恩威于四海,觅取四方之利以富我家国!”
他的话语极具煽动性,将开海描绘成一项皇帝恩赐、官员执行、商人得利、国家强盛的共赢盛事。
“此‘博览园’内,所陈者,乃新辟之航路,海外之需求,贸易之新规,官营之巨单!诸位皆我江南俊杰,精明过人,可自行入内观览评估。其中利弊,前景几何,皆明示于前,绝无虚言!”
“本官在此,可向诸位立誓:凡合规守法,致力于此海贸新业者,官府必鼎力支持,提供便利,肃清海道,维护公正!但有所求,合乎规制者,皆可至总督衙门呈报,本官必亲自过问,限期批复!”
这是庄严的承诺,也是强大的定心丸。
最后,陈恪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吉时已到!本官宣布,‘通衢寰宇,共襄海贸’博览大会,开幕!请诸位入园,共观盛景,共商大计!”
话音甫落,台下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早已安排好的礼乐同时奏响,锣鼓喧天!
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怀着激动、好奇、渴望与算计的复杂心情,涌向园内各个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