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556章 鱼饵

第556章 鱼饵(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恪亲自引领一众江南巨贾参观完那幅令人震撼的《上海新港总体规划示意图》后,便不再过多陪同,将剩余的时间留给他们自行观览、消化与权衡。

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火苗已经点燃,此刻需要的是给予他们空间,让贪婪、疑虑、算计与野心在沉默中自行发酵。

他自己则退至主展区一侧,那里陈列着此次海展的另一重头戏——船舶与海外奇珍。

相较于新港蓝图的宏观与震撼,此处的展览显得更为具体,却也……更为微妙。

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居中摆放的一艘制作极其精良的福船模型,长约六尺,桅杆、帆索、舵楼乃至甲板上的绞盘、锚机等物,皆按比例缩小,纤毫毕现,甚至能隐约看到船舱内部的分层结构。

船体线条较之传统的福船更为流畅,船首更为尖锐,似乎更利于破浪。

侧舷则标注着几个醒目的数字,赫然是估算的载货量、吃水深度以及在不同风况下的航速提升比例。

这些数字,对于终日与海运打交道的商贾而言,无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载货量竟能提升近三成?”

“吃水却未见加深多少……这如何做到的?”

“航速竟也能快上一二成?若遇顺风,岂非更甚?”

围观的商人们,尤其是那些家有船队、常跑海路的,无不啧啧称奇,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精光。

载货量直接关乎利润,航速则关乎周转与风险,这都是能要命的痛点!

有人大着胆子向一旁解说的工部匠作官员询问细节,那官员却只是含笑拱手,言语客气却滴水不漏:“此乃靖海伯督率神机火药局与龙江船厂匠师,依据西洋海船之长,融汇我大明技艺,几经改进之心得。具体营造之法,涉及工部机密,恕下官不便详述。然其效能,经初步试航校验,确凿无疑。”

众人闻言,心下更是痒痒,却也明白,这等核心技艺,官府绝无可能轻易示人。

能拿出模型和大致数据,已是为了展示实力、提振信心的极限了。

这改进的福船,如同一个裹着轻纱的绝世美人,让你能看到其曼妙轮廓,知晓其好处,却偏偏触摸不到肌理,更添诱惑与遐想。

至于其他展区,陈列的多是来自倭国、南洋乃至少量泰西的物产:倭刀、漆器、南洋的香料、犀角、象牙、泰西的自鸣钟、玻璃器、甚至还有几幅粗糙的世界地图。

这些物件,对于寻常百姓或小商人来说,自是稀罕无比。

但在场这些江南巨贾,哪个背后没有几条通番走私的暗线?

这些所谓的“海外奇珍”,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日常经营乃至库房里堆积的寻常货物罢了,甚至其中不少就是经他们之手流入大明的。

他们彼此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混合着优越与嘲弄的笑意。

这位靖海伯,看来对海贸的了解,终究还是隔了一层啊。拿这些糊弄外行人的东西来展览?

然而,这份轻视,很快又被那福船模型和新港蓝图带来的冲击所压下。

他们意识到,陈恪真正的杀手锏,并非这些奇珍,而是那套全新的、由官方主导的规则、渠道与技术支持体系。

午间,陈恪做东,在博览园内的水阁设下丰盛宴席,款待一众豪商。

席间觥筹交错,丝竹悠扬,气氛热烈而融洽。

商贾们轮番向陈恪敬酒,言辞极尽恭维,盛赞伯爷高瞻远瞩,胸怀寰宇,所谋乃利国利民之千秋功业,我等草民能附骥尾,实乃三生有幸云云。

陈恪亦是含笑应对,举止得体,言语间鼓励众人把握机遇,共襄盛举,朝廷绝不亏待有功之臣。

场面话说的漂亮至极,宾主尽欢,仿佛上午那番关于“免费送地”与“认购船引”的尖锐交锋从未发生过。

然而,在这片祥和热烈的表象之下,却是各自心绪翻涌,算计深沉。

宴席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方才在一片“恭送伯爷”、“伯爷慢走”的声中结束。

陈恪率先离去,留下一众商贾,脸上的热情笑容几乎在瞬间便冷却下来,变得凝重而复杂。

无需招呼,那些真正掌握着江南商业命脉的巨擘们,极有默契地彼此对视一眼,便三三两两,悄然离席,并未返回各自下榻之处,而是如同溪流归海般,汇聚到了城中李家园邸那间最为隐秘、守卫森严的书房内。

书房门重重合上,隔绝了外界所有声息。

方才宴席上的欢声笑语、恭维客套,此刻被一种沉重而压抑的寂静所取代。

仆人早已被屏退,唯有几位核心的家主或全权代表默然落座,空气中弥漫着上好的沉香气息,却压不住那份无形的紧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