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何故发笑(1 / 2)
李府书房内,空气压抑得令人窒息。
那纸由总督衙门发出、盖着鲜红大印的告示,此刻正摊在紫檀木大案上,映入每一个人的眼睛。
“忠贞体国,深明大义……提供准确消息……厥功至伟……商贾楷模……”
王矩逐字念着告示上的词句,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硬挤出来的,带着血腥味。
他猛地一拍案几,上好的青瓷茶盏震得跳起,茶水四溅!
“无耻之尤!卖友求荣!罪该万死!”王矩双目赤红,额角青筋暴起,指着窗外周、钱两府的方向,声音嘶哑,“李公!还有何可犹豫?!此等背信弃义、吃里扒外的蛀虫,若不即刻清理门户,我江南商帮还有何颜面立足?!还有何规矩可言?!今日他周澄、钱蕴能卖闽浙的码头,明日就能把你我全都卖个干净!”
他猛地转向李贽,语气激烈近乎咆哮:“必须立刻动手!以规矩处置!让他两家顷刻间倾家荡产,身败名裂!让那陈恪看看,这江南地面上,到底谁说了算!”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有王矩粗重的喘息声。
几位依附于王、李二人的家主面色惨白,眼神惊惶,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王矩的暴怒吓住了,但眼底深处,又何尝没有一丝同样的愤懑与杀意?
李贽依旧端坐在主位太师椅上,枯瘦的手指轻轻搭在光滑的扶手上,面色沉静如水,仿佛王矩那番雷霆之怒并未传入他耳中。
他甚至微微阖着眼,如同老僧入定。
直到王矩的咆哮声落下,余音在梁柱间回荡渐息,李贽才缓缓睁开眼。
那双深陷的老眼里,没有怒火,只有一种历经风浪后的冰冷与算计。
“王贤弟,稍安勿躁。”李贽的声音沙哑而平稳,像是一盆冰水,兜头浇在王矩那熊熊燃烧的怒火上,“拍桌子,摔杯子,喊打喊杀,除了泄愤,除了授人以柄,还能有何益处?”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冷电般扫过王矩因激动而涨红的脸:“规矩处置,说得轻巧。周、钱两家虽非顶尖,也是苏州有头有脸的人物,产业遍布,伙计仆役数千。光天化日,你如何让他们‘顷刻倾家荡产’?是派家丁明火执仗去打砸抢烧,还是让衙门以莫须有的罪名去抄家锁拿?”
李贽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讥诮:“若真如此,那才是正中陈恪下怀!他正愁找不到借口,以‘戕害义商、破坏开海’之名,调动苏州兵马来个犁庭扫穴,将我等一锅端了!届时,你我多年基业,才是真正的毁于一旦!你这般行事,与将刀柄亲手递予陈恪,有何区别?”
王矩被噎得一滞,脸色由红转青,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那套江湖快意恩仇的法子,在眼下这官绅纠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的确显得鲁莽可笑,只得悻悻然道:“那……那就任由这两个叛徒逍遥法外,甚至踩着咱们的尸骨飞黄腾达?!这口气,我咽不下!底下的人也会寒心!”
“咽不下?寒心?”李贽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难道只有你王矩有火气,有面子?在座诸位,谁不是损失惨重,谁不是义愤填膺?”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深沉:“但越是此时,越要沉得住气。陈恪此举,毒就毒在此处。他这是阳谋,逼我们做出选择:要么,忍下这口气,坐视联盟瓦解,威信扫地;要么,雷霆报复,却正好落入他的彀中,予他口实,将我等一并铲除。”
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一种无力感弥漫开来。
众人眉头紧锁,显然都意识到了这进退维谷的困境。
王矩焦躁地踱了两步,不甘道:“难道就真没办法了?就这么眼睁睁看着?”
就在这时,李贽忽然轻笑了一声。
那笑声很轻,却在一片死寂中显得格外突兀,甚至带着几分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
只见这位老狐狸缓缓端起手边那杯早已凉透的茶,凑到鼻尖,仿佛在嗅那已不复存在的茶香,眼中闪烁着一种混合着冰冷与兴奋的复杂光芒,喃喃自语:“陈恪啊陈恪……你终究是年轻了些……你以为,将这二人架在火上烤,逼我等动手或屈服,便算无遗策了么?”
他猛地将凉茶泼在地上,发出“嗤”的一声轻响,仿佛浇熄了某种虚妄的幻想。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于他。
王矩急道:“李公,您可是有了主意?”
李贽不答,反而闭上眼,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推演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