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何故发笑(2 / 2)
片刻后,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爆射,竟抚掌大笑起来:“妙!妙啊!哈哈哈哈哈!”
这笑声畅快淋漓,仿佛真被什么绝妙的计策所打动,与方才书房内凝重的气氛格格不入。
众人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又心痒难耐,纷纷追问:“李公,何故发笑?”
“究竟有何妙计?快与我等说说!”
李贽笑罢,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深沉,但那双老眼却亮得惊人。他环视众人,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道:“陈恪不是要将周、钱二人塑造成‘弃暗投明’的楷模,立起来给我们看么?好,很好。那我们就……帮他一把,把这‘楷模’,塑得更‘光辉’些!”
王矩皱眉:“李公,此言何意?难道还要成全他们不成?”
“成全?”李贽嘴角勾起一抹极其冷酷的弧度,“自然是‘成全’。不过,是按我们的方式成全。”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得如同耳语,却带着一种毒蛇吐信般的寒意:“周、钱两家,是否真的与陈恪勾连,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陈恪将他们摆在了台面上。处置叛徒,固然解气,却落了下乘,且风险巨大。但若……我们换个名目呢?”
“换个名目?”众人面面相觑。
“不错。”李贽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稍后,老夫便亲笔修书数封,直呈京师都察院、刑部几位老友。内容嘛……便奏报苏州巨贾周澄、钱蕴,表面经商,实则暗通倭寇,以海运为掩护,长期为倭酋输送铁器、硝石、粮秣,罪证确凿,恳请朝廷即刻锁拿查办,以正国法!”
“通倭?!”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不少人甚至下意识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王矩先是愕然,随即眼中猛地爆发出醒悟与亢奋交织的光芒:“妙啊!李公!此计大妙!哈哈哈哈!通倭!好一个通倭罪!”
他瞬间明白了李贽的毒辣之处!
是啊,你陈恪不是说周、钱二人“忠贞体国”、“剿倭有功”吗?
若他二人转眼间就成了“暗通倭寇”的国贼汉奸,那你这位靖海伯的识人之明何在?
你那份褒奖告示,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你的公信力,顷刻扫地!
在那些不知内情的百姓和底层官员看来,这将是朝廷内部纠出奸佞、拨乱反正的大戏!
你陈恪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而在知情者的圈子里,这传递的信号将更为冷酷致命:看吧,这就是投靠陈恪的下场!他连自己立的“楷模”都保不住!这江南地界,水深着呢,终究是我们说了算!谁还敢轻易向他靠拢?
一位较为谨慎的家主沉吟片刻,提出了担忧:“李公此计虽妙,然……通倭乃灭族大罪,若周、钱二人狗急跳墙,在狱中胡乱攀咬,牵扯过广……”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咱们这些人,谁屁股底下完全干净?万一被反咬一口,如何是好?
李贽闻言,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掌控一切的倨傲:“贤弟多虑了。办案的,自然会是我们多年来用金山银海喂饱了的自己人。该查什么,该问什么,口供该如何录,最终定什么罪,皆在掌握之中。绝不会……节外生枝。”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绝对自信。
那家主顿时了然,不再多言,只是背后悄然沁出一层冷汗。
李贽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周、钱两家凄惨的下场,以及陈恪那铁青却无可奈何的脸色。
他轻轻吐出四个字,为这场阴狠的算计定下了基调:
“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