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567章 征召民夫

第567章 征召民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嘉靖三十六年,六月初,南直隶各府县。

暑气渐起,麦浪初黄,乡野间弥漫着收获前特有的焦灼与期盼。

往年此时,庄户人家多是埋头于田间地头,算计着雨水丰歉,忧心着租税几何,盼着能有个好收成,勉强糊口之余,或许能攒下几文铜钱。

然而今年,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迅速荡开,打破了乡间的沉寂。

各府县城门、集市要冲处,新贴出的总督开海事宜衙门的告示前,总是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识字的老童生或店铺伙计被围在中间,大声念诵着那足以令所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心脏狂跳的内容:

“钦命总督南直隶开海事宜、靖海伯陈钧令:为兴建上海新港,以利国计民生,特募民夫五千。凡年十六至五十,身强力壮者,皆可应募。日供三餐饱食,夜有工棚安宿,月给工银一两,现银结算,绝不拖欠!工期约两至三月,绝不延误秋收农时……”

“月银一两!现银!”

“管吃管住!”

“不误收麦子?!”

人群嗡地一下炸开了锅,惊呼声、质疑声、兴奋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一两白银!这对于许多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现银、辛苦劳作一年除去口粮租税可能还倒欠东家的普通农户而言,不啻为一笔巨款!更何况还管吃管住,且工期恰好卡在夏忙后、秋收前这段相对农闲的时节!

诱惑巨大得让人难以置信。

但告示末尾那鲜红的官印,以及“靖海伯”、“总督开海”这些令人敬畏的头衔,又由不得人不信。

然而,惊喜之余,更深层的疑虑也随之而来。官府征役,几时有过如此“优厚”的条件?以往哪次不是如狼似虎的衙役下乡,强拉硬派,克扣工钱,饭食粗粝如猪食,动辄鞭打斥骂,能活着回来已是万幸。这……这莫不是又一个诱人上钩的陷阱?

就在人心浮动、将信将疑之际,更令人震惊的消息接踵传来。

靖海伯陈恪,竟然亲自来了!

他不坐镇苏州或南京,而是带着少数随从,风尘仆仆,一个州县一个州县地巡视下来!

在松江府华亭县,他直接站在了县衙前的招募点,看着书吏登记名册。

在苏州府吴江县,他走入临时搭建的工棚,亲手检查铺盖与灶台。

在常州府无锡县,他甚至随机拦住几名刚刚报完名、脸上还带着忐忑的农人,和颜悦色地询问:“老乡,可是自愿应募?家中田地可安排好了?县里可有差役逼迫?若有,此刻便与本官说,本官为你做主!”

那几位农人何曾见过如此大的官,更别提这般温和问话,一时吓得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连声道:“自愿的!自愿的!大人,真是自愿的!县尊老爷说了,全凭自愿,不敢逼迫……”

陈恪微微颔首,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一旁躬身侍立、冷汗直冒的无锡知县:“最好如此。本督再重申一次:此次募工,全凭自愿!若有强征、摊派、克扣之事,本督不管他是什么背景,什么来头,一经查实,立劾罢官!情节严重者,以阻挠国策、戕害百姓论处,本督的宝剑,不介意再开一次荤!”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珠砸落在地,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不仅那知县吓得腿软,周围所有官吏衙役无不凛然屏息,将腰弯得更低。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四乡八里。

靖海伯是动真格的!他亲自盯着!谁敢捣鬼,官帽不保!

那些原本还存着趁机捞一笔、或强行摊派完成任务心思的胥吏猾蠹,顿时收敛了所有心思,再不敢怠慢,严格按照章程办事,甚至比平时更加“公正廉洁”,生怕撞在这位阎罗伯爷的刀口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